「」儿子差点在高考前崩溃


「」儿子差点在高考前崩溃
文章图片
「」儿子差点在高考前崩溃

如果不是孩子在高考前差点崩溃 , 某高校老师王春玲还无法明白自己每天对儿子的比较教育造成了多大的伤害 。 她的儿子明明和同一办公室的张老师的儿子浩浩同龄 , 两个人从小学习成绩很好 。 身为同事 , 她和张老师经常不经意地在一起讨论孩子的教育 , 交流孩子的学习状况 。

张老师尽管知道自己的儿子浩浩在某些方面与相比有不足 , 但他知道“尺有所长 , 寸有所短”的道理 , 所以打内心为儿子骄傲 , 常常忍不住在王春玲面前赞赏自己的儿子怎么懂事 , 如何用功等 。
王春玲知道自己的儿子很聪明 , 上进心很强 , 但她认为“优点不说跑不了 , 缺点不说不得了” , 她很害怕表扬和肯定会使明明骄傲自满 , 不思进取 , 所以人前人后很少肯定儿子的优点和长处 。
虽然每次在办公室听张老师夸儿子如何如何 , 让王春玲本能地反感 , 觉得他颇有“王婆卖瓜”的味道 , 但一回家 , 情况就变了 , 为了让儿能够吸收别人的优点和长处 , 她时常拿浩浩的优势和长处来刺激儿子:“虽然你的物理和数学这次考得不错 , 但你在努力方面不如浩浩” , “浩浩的爸爸说浩浩不到12点不上床 , 看来你的学习劲头还不够 , 不让很快就会被浩浩超过了!” , “浩浩已经把这个练习册全部做完了 , 你还有这么多 , 进度太慢了 , 得加劲啊!”
刚开始这种刺激还管用 , 明明确实更努力更用心了 , 学习成绩也更优异了 。 但他还是听到在说浩浩如何如何 。 时间一久 , 明明感觉自己在很多方面都不如浩浩 , 一听妈妈说浩浩如何如何就头痛 , 胸口感觉像堵了块石头 , 对浩浩有一种无名的恼火和愤怒 , 但他又不敢对妈妈说出他的不满和烦躁 。
从小学到高中 , 明明的耳朵里塞满了“浩浩这样”“浩浩那样”的比较 , 他的个性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 一改小时候的开朗、乐观、自信 , 变得自卑、敏感、多疑 , 情绪低落 , 抑郁寡欢 。
上高中后 , 明明和浩浩分到了同一个班 , 从高一到高二 , 他俩的学习成绩不相上下 , 但个性和心理状态有了很大的差异 , 浩浩的性格开朗、热情 , 人缘好 , 和同学的关系融洽 , 朋友很多 , 他在学校每天都很快乐;而明明虽然各科成绩都很突出 , 但他不善与人交往 , 没有一个朋友 , 时刻担心自己的学习成绩会被浩浩超过 。 让他自己都难以接受的是 , 他对浩浩有一种无名的妒忌和敌意 , 课堂提问 , 如果浩浩出一下彩 , 或受到老师的表扬 , 他就特别难受 , 好几个老师无意中被他帖上了“偏心” , “肯定收了浩浩家的礼了”的标签;明明喜欢踢足球 , 但浩浩球踢得比他好 , 因此一踢球他就控制不住要生气;浩浩在班里有不少合得来的同学 , 明明一看见他们和浩浩在一起就来气 , 谁和浩浩好 , 他就认为他们肯定不会喜欢自己 , 因此退避三舍 。 久而久之 , 他成了离群索居的孤家寡人 。
进入高三以后 , 明明整天生活在浩浩的阴影中 , 学习受到了很的的影响 , 复习时一打开书 , 他就不由地想:“浩浩肯定复习过这部分了!”如果做题 , 他又不由地想 , “浩浩的效率和进度肯定比自己高” 。 这些想法使他心烦意乱 , 头痛 , 无法集中精力看书做题 , 学习效率非常低下 。 他不得不搞疲劳战术 , 延长自习的时间 , 结果学习状态没有改善 , 又出现了严重的失眠 , 晚上睡不着 , 白天无精打采 。 他患了严重的焦虑和抑郁 , 心神恍惚 , 注意力不能集中 , 记忆力明显地减退 , 高考前的一摸考试 , 他的成绩从年级前10名滑到了80名 , 二摸更惨 , 几乎是直线坠落 , 到了180名 。 最让他受不了的是 , 浩浩与他相反 , 进入了冲击状态 , 排名升到了年级的前五名 。 明明的精神几乎快崩溃了 , 他的妈妈王春玲才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 , 送他来接受心理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