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我们知道 , 当时诸葛亮发动的第五次北伐 , 是诸葛亮一生中最后一次北伐 。 在这一次北伐前 , 诸葛亮因为身体问题 , 知道自己已经时日不多 。 所以他在这一次北伐中付出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 当时蜀汉所有的兵马不过十二三万 , 可是这一次诸葛亮就动用了十万 。 而为了这一次北伐 , 诸葛亮专门积蓄了三年的粮草 , 并用木牛流马运输 , 解决了后勤保障问题 。
到了和司马懿交战的时候 , 诸葛亮放弃了以往的稳扎稳打的战术 , 采取了机动灵活的战法 。 夺渭南 , 抢北原 , 攻阳遂 , 打得司马懿手忙脚乱 , 摸不清头脑 。 他的手下也感觉到诸葛亮这一次的攻势咄咄逼人 。 就在这种情况下 , 司马懿说出了上面的话 , 评价诸葛亮不是勇者 。
文章图片
诸葛亮是不是勇者 , 不是司马懿说说就能够判定的 。 在旁人看来 , 如果说诸葛亮不是勇者 , 那么司马懿就更算不上勇者 。 他根本就不和诸葛亮交锋 , 只顾死守 。 就算诸葛亮给他送去女人穿戴的巾帼 , 他都能够忍耐不发 。 最后 , 诸葛亮公然在战场上展开了屯田 , 这样的战争奇观 , 如何能够评价司马懿是勇者?自己是这样的表现 , 还去评价别人 , 不是滑稽吗?
其实 , 司马懿说这话的时候 , 他就已经判断出 , 诸葛亮不可能出武功向东 。
这是因为 , 诸葛亮的军队大部分是步兵 。 他的步兵在山地作战还有一定的优势 , 可是如果出武功向东进入关中平原 。 诸葛亮的步兵既要侧面遭受司马懿军队的威胁 , 随时可能遭到切断后路的可能 。 在战场上还要和司马懿优势骑兵决战 。 这样危险的形势 , 不要说是一生谨慎的诸葛亮 , 换做司马懿来统帅蜀军 , 他也不会出武功向东 。
文章图片
那么 , 司马懿揣摩诸葛亮的心思 , 就会判断诸葛亮最可能的行动就是在五丈原扎营 。 不过我们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 既然司马懿判断出诸葛亮要扎营五丈原 , 他为什么不抢先占据五丈原 , 迎头痛击诸葛亮呢?
这是因为 , 司马懿是没有能力占据五丈原的 。 他心里清楚 , 如果自己将军队拉到五丈原 , 就正中诸葛亮的下怀 。 诸葛亮的优势的山地步兵会给自己沉重打击 , 很可能会让自己吃败仗 。 所以 , 司马懿只能眼睁睁的看诸葛亮占据五丈原 。
既然司马懿无力左右诸葛亮的行动 , 那么司马懿还要说出这样的话 , 评价诸葛亮是不是一个勇者 。 这有什么含义呢?
文章图片
其实说起来也很简单 , 无非也就三个含义 。 一是显示自己未卜先知 , 对局势有着明确的掌控 。 诸葛亮的一举一动都在自己的预料之中 。 二是说诸葛亮不是个勇者 , 他依然是过去那个稳扎稳打的对手 。 他虽然改变了战法 , 但是本质是没有改变的 。 依靠防守的办法 , 依然可以挫败他 。 三是为自己的部下加油打气 。 这一次诸葛亮的攻势很猛 , 使得司马懿的部下心生怯意 。 司马懿故意这样说 , 是为了提振士气 , 增强部下的信心 。
在现实中 , 诸葛亮是在和司马懿交锋无果的情况下上的五丈原 。 而在《三国演义》里 , 诸葛亮是在大败司马懿的情况下上的五丈原 , 两者的情势是不同的 。 不过 , 《三国演义》是一部依托三国历史的小说 , 作者虽然在细节上可以虚构 , 但是不能偏离现实太多 。 所以 , 诸葛亮最终还是壮志未酬 , 病死在了五丈原上 , 给世人留下了出师未捷身先死的遗憾 。
- 早晚历史宁当老二,曹操也不敢小看,李典:三国历史中低调的黑帮老大
- 史上蝉蜀汉能统一天下吗?,三国中如果关羽没有走麦城
- 文史星空但刘备不识货,不然刘备早就一统天下了,三国一位大才想投靠刘备
- 文史救生圈为什么后期武将凋零?文鸯都能排第一,三国前期名将数不胜数
- 琳琳说历史为何不负关羽,还放他归刘营?,三国演义:曹操宁负天下人
- 二手历史学家因为太抠门被打入大牢?,最三国06:曹丕的叔叔曹洪
- 琳琳说历史孙权为什么崇拜诸葛亮?
- 历史神秘事一人最悲壮,他最传奇,三国演义中的七大单骑救主
- 历史神秘事三国一猛将,打退马超两次,谁知最终被黄忠一剑封喉,原创
- 历史神秘事曹操孙权刘备都算不上,三国混得最好的三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