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史■从“脍炙人口”看魏晋南北朝饮食文化:魏晋南北朝人有多会吃肉?( 二 )


不仅只有鲈鱼 , 像鳜鱼、鲥鱼、鳗鱼、鲫鱼和草鱼等也被当时的人而所喜爱 , 虽然比不上鲈鱼 , 但是做成鲜嫩的鱼脍、鱼羹仍然是一大美味 。
除了鱼脍、鱼羹这样能够保持鱼肉鲜美的鲜鱼做法 , 南方人为了贮藏保存 , 鱼干就成了人们经常食用的一种干鱼做法 。 但是在当时看来吃鱼干只能是自家食用 , 用来招待客人是失了场面的 。 《南齐书·孝义传·乐颐》中这样的记载:“吏部郎庾杲之甞往候 , 颐为设食 , 枯鱼菜菹而已 。 杲之曰:‘我不能食此 。 ’母闻之 , 自出常膳鱼羹数种 。 ”
乐颐设宴请客人吃“枯鱼菜菹”(鱼干腌菜) , 客人庾杲之却不吃 , 乐颐的母亲只能马上重新烹饪做了鱼羹来招待 。 从中也可以看出相比于鱼脍、鱼羹这样的鲜鱼做法来说 , 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鱼干的 。 而乐母又能马上做出鱼羹来招待客人 , 证明当时的乐家家中是常备鱼肉的 , 说明鱼类在当时的南方家庭中是一种普遍常见的肉食 。
春江花月史■从“脍炙人口”看魏晋南北朝饮食文化:魏晋南北朝人有多会吃肉?
本文插图
鱼脍
1.2“正是菊黄蟹肥时”——螃蟹
在中学语文教材的《劝学》一文中就有对螃蟹的描写:“蟹六跪而二螯 ,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 用心躁也”这虽然是告诫学子们学习要脚踏实地不能心浮气躁 , 但显然在当时先秦时期的人的眼里 , 螃蟹已经非常常见了 。 但在先秦到两汉的记载中 , 对于螃蟹的食用方法还是少之又少 , 我们实在无法探究谁才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
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 人们对于螃蟹的食用才算真正开窍了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南方人借助靠海和淡水多的优势 , 这才将螃蟹吃出了“美” 。
晋代名吃“鹿尾蟹黄”就是以蟹黄为原料而做成的 , 而当时的南方人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将螃蟹做成糖蟹 。
在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称为“藏蟹法” 。 “九月内 , 取母蟹 , 母蟹脐大圆 , 竟腹下;公蟹狭而长 。 得则着水中 , 勿令伤损及死者 。 一宿则腹中净 。 久则吐黄 , 吐黄则不好 。 先煮薄糖 , 糖 , 薄饧 。 着活蟹于冰糖瓮中一宿 。 着蓼汤 , 和白盐 , 特须极咸 。 待冷 , 瓮盛半汁 , 取糖中蟹内着盐蓼汁中 , 便死 , 蓼宜少着 , 蓼多则烂 。 泥封 。 二十日 , 出之 , 举蟹脐 , 着姜末 , 还复脐如初 。 内着坩瓮中 , 百个各一器 , 以前盐蓼汁浇之 , 令没 。 密封 , 勿令漏气 , 便成矣 。 特忌风里 , 风则坏而不美也 。 ”
用糖、盐、姜末等佐料做出的糖蟹 , 符合当时南方人对甜的喜爱 。 而《齐民要术》中除了做糖蟹外 , 还记载蒸蟹、炸蟹、醉蟹等做法 , 体现了当时劳动人民在饮食上的智慧与实践 。
除了螃蟹的做法多 , 在对螃蟹的吃相上 , 魏晋南北朝人也有讲究 。 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有记载 , 晋朝名士弼柞极爱饮酒吃蟹 , 因此作诗道:“左手持酒杯 , 右手持蟹鳌 , 拍腹酒穿中 , 便足俩一生” 。 弼柞这种喝酒吃蟹时的狂放与飘逸 , 以及这种左手拿酒右手吃蟹的吃相也成为名士们争相效仿的对象 。 而酒配螃蟹 , 温性酒给与寒性螃蟹补充 , 也体现了当时的人对饮食相辅性的一定认识 。
而后世苏东坡的“紫螯应已肥,白酒谁能劝”一句中 , “紫螯”便是指螃蟹 , 螃蟹配酒的吃法 , 果真被士人所继承流传下来了 。 中秋佳节 , 赏菊吃蟹 , “正是菊黄蟹肥时” , 岂不妙哉!
春江花月史■从“脍炙人口”看魏晋南北朝饮食文化:魏晋南北朝人有多会吃肉?
本文插图
螃蟹
1.3“不知许事 , 且食蛤蜊”——蛤蜊
生活在沿海地区的人民 , 无疑是最容易接触到海鲜的 。 在《韩非子?五蠹》中记载:“上古之世 , ……民食果蓏蜯蛤 , 而伤害腹胃 , 民多疾病 。 ”足以见得早在上古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食用蛤蜊等贝类了 。 而蛤蜊作为一种口感鲜美的贝类 , 自然深受欢迎 。 《南史·王弘传》中有这样一个典故“不知许事 , 且食蛤蜊” , 意思是对事情置之不问 , 从而见得 , 在当时吃蛤蜊是一件平常的事情 。 甚至《梁书·何胤传》中还为人吃蛤蜊做出了一番理所当然的解释 。 “学士钟岏议曰:"鳝之就腊 , 骤于屈伸 , 而蟹之将糖 , 躁扰弥甚 。 仁人用意 , 深怀恻怛 。 至于车螯、母蛎 , 眉目内阙 , 渐浑沌之奇;唇吻外缄 , 非金人之慎 。 不荣不悴 , 曾草木之不若;无馨无臭 , 与瓦砾而何异?故宜长充疱厨 , 永为口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