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园视听人:《大红灯笼高高挂》:镜头之外的悲哀( 二 )
文章图片
画面中 , 线条交织形成的纵深凸显了院落的雄伟气派 , 但四面屋瓦逼仄形成的紧凑构图却同时使院落显得狭小禁锢 , 让人难以呼吸 。 满墙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威严、端庄、富有仪式感 , 却难以照亮阴森空旷的院落 , 让整个画面冷暖色调对比明显 , 尽显凄凉 。
在主要情节之间插入空镜头 , 既能很好地调整影片节奏、转场过渡 , 又能开放叙事 , 给观众留下充足的想象和思考空间 , 画面有尽而意蕴无穷 。
4
情节设置:
前后关联暗示人物命运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这组镜头中 , 画外传来老爷与梅珊的唱戏声与欢笑声 , 透过空荡的宅院声音空灵而悠远 。 而画面中颂莲在屋顶上闲逛来到了“死人屋” , 色调阴郁压抑 。
画外音既很好地解释了颂莲的抑郁情绪 , 又第一次将梅珊的笑声与“死人屋”建立联系 。 二者看似不相干 , 却是在为后面的情节埋下伏笔 。 过后回首想来 , 当时的笑面人也终成惨死的幽魂 , 让人不禁战栗、心生感慨 。
而紧接着二太太亲昵热情地招呼颂莲下去 , 二、三、四房就这样被巧妙地勾连 , 暗示了颂莲阴差阳错帮卓云把梅珊送进“死人屋”的情节 。
情节的设置使得画面不再只是简单的画面 , 更蕴含着画面之外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曲折的人物命运 。
5
意识流动:
耳中声是记忆中声
文章图片
未见笛子 , 先起笛声;无人吹笛 , 笛声不断 。 这打破了现实中人们视听一致的整体感知 。
画面之中颂莲小心翼翼的动作与画面之外悠扬的笛音共同营造出宽阔悠远的意境 。 我愿意认为 , 此处的笛子同样是一种语言符号 , 象征着颂莲洋学生时代的记忆 。
笛音萦绕 , 意识流动 , 颂莲想起了宅院之外广阔的世界、进步的思想、自由的爱情 。 也正是这支笛子暗示了颂莲终究与院子里的其他女人不一样 , 她无法真正融入大院里的生活 , 无法像其他人一样接受“像狗 , 像猫 , 像耗子 , 什么都像 , 就是不像人”的生活 。
画面之外 , 是对颂莲情感的特写:即便拥有笛子 , 她也只能轻轻擦拭、静静聆听 , 因为“男人才玩笛子呢” 。 在后面 , 笛子勾起颂莲对大少爷不可名状的情愫 , 进一步表现她在旧社会大家庭里作为矛盾体的存在 。 之后颂莲去雁儿房里找笛子、向老爷问笛子的结果 , 使她对大院里的人心彻底绝望 , 颂莲的人物形象开始出现大的转变 。 围绕笛子展开的这一系列情节紧凑而巧妙 , 无论是在影片逻辑结构上还是思想内涵上都别有深意 , 体现了镜头语言的深远与无限 。
画面和声音能最直接地调动感官、传达信息 , 并且产生无限的张力与联想空间 。 通过画外音与画面的巧妙配合 , 可以叠加制造出单一时空所不具有的效果 , 旨意深远 。 《大红灯笼高高挂》就向观众展现了电影在镜头之外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