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不断的探索尝试 , 特别是在不同的媒介和平台与大众对话之后 , 徐英瑾认为 , 平衡的核心在于术语删减过程 。专业讨论里 , 要花大量的功夫去讨论对一个术语怎么界定、不同人对这个术语是怎么看的 , 但是在大众传播当中要以事例为中心 , 从一个例子来得到大众的共情 , 适当加入一些术语 , 数量最好是宜少不宜多 , 否则大家记不住 。
比如讲述“韦伯定律”时 , 可以参考一种生活场景:你在比较高的水温中洗澡 , 把水温提高1℃ , 你可能感觉不到 , 但如果之前在很低温的水中洗澡 , 突然加大量热水 , 就觉得受不了 , 这就意味着 , 后面的温度的高和低取决于你前面接受的温度是多少 。比如你周围的人都跟你说我家孩子又拿到北大清华的通知 , 有人说我侄女已经在哈佛、斯坦福 , 你会觉得心理落差非常大 , 这是铸造了现在的社会生态的一个原因——即我们的文化实际上没有一个比较局域化的评价标准 , 中国人对整个世界的关注导致比较的差量值太大 。
徐英瑾也并不认为黑话解码是一个向下俯就的行为:“我觉得这恰恰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 让我发现 , 原来不需要那些术语 , 哲学道理也能讲通 , ”他同时认为 , “深入浅出地把一个道理说清楚 , 这对我的专业写作有正向的帮助作用 。”
但是对术语删繁就简的过程不代表没有判断 , 徐英瑾认为 , “我们以鄙视链来确定自己的主张 , 但是不要人云亦云建立一个鄙视链 。举个例子 , 很多人主张海德格尔比萨特高明 , 但是你的证据是什么呢?萨特能写《存在与虚无》 , 这是不是一个完全能够登堂入室大部头的学院哲学著作?萨特写了多少戏剧、小说 , 海德格尔他写过小说吗?这两项分数一加合在一起或许才可以判断谁更厉害 。”
“我喜欢从客观角度评价综合能力 , 而且中国人最喜欢讲文史哲不分家 , 萨特同时是个大才子 , 又能写哲学著作 , 按照中国人的标准 , 分数当然高 。萨特哲学鼓吹绝对自由 , 但是他的哲学进化到一定程度就意识到 , 当你鼓吹绝对自由的时候不要忘记别人的自由 , 别人的自由必须被尊重 , 维护别人自由的时候你才能维护你的自由 , 在这里他又转入黑格尔式辩证思路 , 他的哲学可以以某种方式把我们所公认的人道主义的价值原则慢慢重建出来 。”徐英瑾补充道 。
文章插图
“用得上的哲学”
尽管所学尽是冷门 , 徐英瑾并不认为讨论哲学是小众群体的专属权利 。“回到日常生活中 , 其实每个人都是小哲学家 。”在他看来 , 普通人也需要用哲学来思考 , 因为普通人也会面临一些决定人生命运的战略性抉择 , 希望获得精神指引 。
身处其中 , 徐英瑾也观察到 , 如今的哲学专业陷入了一种尴尬处境:它由曾经文科状元们的理想 , 渐渐变成了“调剂专业收容所” 。他回忆道 , 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 , 往往只有最聪明、最有抱负的学生才能进入哲学学院 , “当时的年轻人以哲学家为偶像 , 张口闭口说的都是萨特、海德格尔和康德 , 北大、复旦的哲学专业在当时是最难考的 , 现在很难想象曾有过这样一个黄金时代 , 年轻人会为了黑格尔和叔本华谁更厉害争得面红耳赤 。”
徐英瑾把这种转变归结于稀缺性的丧失 。在他看来 , 互联网时代的书籍逐渐丧失了稀缺性 , 电子书资源随处都是 , 各种版本、各种文字 , 用搜索引擎一搜就能下载全本 , 而人的本能恰恰是 , 越不稀缺的东西 , 就越不重视 。
“互联网在考验人们的学习能力 , ”面对信息爆炸时代 , 徐英瑾作出这样的评价 , “不爱学习的人更糟糕了 , 而爱学习的人 , 完全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全面提升学习效率 。”重塑失落的哲学 , 需要先打碎庞大深奥的哲学体系 , 再以一种趣味性与实用性结合的视角 , 把哲学知识普及传播给新媒介受众 , 尤其是年轻人 , 最终帮助哲学恢复生命力 。
- 哈尔滨冰城由来 哈尔滨为什么叫冰城
- 苹果自带的这个编辑器 苹果手机自带编辑软件是什么
- 【就爱时尚】白色衬衫适合什么人穿?搭配半身裙还是超短裤好看?
- 北京南锣鼓巷有什么看点 北京南锣鼓巷景点
- 【游戏世界】艾尔登法环:拉达冈为什么对自己的红发感到绝望呢?
- iPhone为什么没有返回键 为什么iPhone没有返回键
- 【爱历史】没有当天皇的意愿,文仁举行声势浩大的立皇嗣礼是在盘算着什么?
- 梦见平静_周公解梦梦到平静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平静好不好
- 梦见苹果酒_周公解梦梦到苹果酒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苹果酒好不好
- 梦见泼妇_周公解梦梦到泼妇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泼妇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