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在小区里跑步,碰到一个哥们,一起跑了五公里 。这哥们曾和我一起建了一个跑步群,范围以本小区的跑友为主 。这个群不大,只有30几人 。后来我把群解散了,因为真正喜欢跑步的人不多,达不到建群的目的 。这兄弟还是比较喜欢跑步的,只是不参加比赛,平时就跑8公里左右的距离 。
文章插图
日出东方
今天,他突然和我解释,“您知道为什么我没有拜您为师吗?因为在我心里师徒是一个特殊的关系,师徒如父子 。”这哥们是80后,我是70后,一是因为年龄,二是他并没有参加比赛的欲望,没必要接受系统的训练 。我赞同他的观点,我也是这种理念,师徒如父子,那是一种特殊的关系,拜师和收徒弟都不是一件随意的事情 。但现在的85后、90后和00后,是没有这种特殊的体验,缺乏我们那个年代师徒经历,也就缺少了内心的情绪体验,只是把师父停留在口头,师父只是一个名词,一个有点小特殊的名词,远没有父子关系那样的深度 。在燕郊跑步的时候,有人想拜我为师,我没有答应 。我不收徒弟,一是因为自己没有时间,也是因为不想招惹事情,毕竟收了徒弟就要负责,不是那种挂名的师徒关系 。
文章插图
中国尊
来到大厂之后,不知道哪根筋给搭错了,竟然陆续收了几个徒弟 。可能是因为初来乍到,想有一个温馨的小圈,不至于寂寞;也是因为这边是跑步的贫瘠地,很多人还不会跑步,我也属于比较热心的一类人,愿意把自己跑步的经验和那些喜欢锻炼的人分享,让她们少走些弯路,尽可能减少伤病 。每收一个徒弟,我都会亲自带一段时间,讲一下热身动作,跑步时的注意事项,如何做系统的训练,跑步时的跑姿和呼吸的配合 。七个徒弟除了一个没有真正行动,其它六人都有不小的进步,但真正跑出来的就两个,其中一个女孩首马就跑了335 。即便这两个天赋不错的,也没有燕郊那些哥们对跑步那样狂热 。可能因为我本身就不是一个十分狂热的跑步爱好者,我跑得相对比较佛系,状态好时就会多跑一些,跑快一些,状态不好时就少跑一些 。在我心里,跑步就是一种锻炼方式,一个业余爱好,没有必要像一个专业队员一样那么狂热 。
我40岁之后的巅峰状态出现在2018年,那时候半马和十公里配速基本上都在415和400,最快的时候十公里38分多,半马128 。那时候很多人开始称呼“大神”,但我从未把自己看作什么大神,只是在跑步方面稍微有点天赋而已 。再说,如果把跑得快当作一种荣耀,未免太low了些 。另外,那些在你巅峰期捧你的人,也往往是在你低潮期踩你的人,把自己托得太高,往往会摔得更惨 。今年东京奥运会的新闻发布会上,苏炳添怼采访人员“扯淡”的那段话,也说明了苏炳添不仅四肢发达,头脑也很清醒 。一个智慧的人,往往是一个头脑清醒的人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村上春树在《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这本书里提及到,45岁之后,速度明显下降 。我深有体会,从2019年之后,速度感明显不如以前,今年十公里最快也就是操场上跑得41分,半马最快132 。圈里有四个老妖,越老越妖,其中两个60后的全马竟然练到了3小时左右,一个70后的十公里跑到36分多 。相对来说,70后这哥们的训练方法更值得推崇:平时就是有氧慢跑,一周一次10公里速度 。这四个老家伙也是两年前一起训练的几个哥们 。受伤之后,速度掉下来了,也就很少能一起跑了 。现在我跑有氧多些,不像以前每次跑步都把自己搞到高潮,大汗淋漓 。年龄大了,心脏功能也不如以前了,要省着点用 。现在跑步圈里有个不好的风气,比跑量,拼速度,以大跑量为荣,动不动400、500甚至700公里的月跑量,以快为荣,跑得快的鄙视慢的,都是业余跑者,真的没必要 。其实,训练方法得当,200公里的跑量足以保证你能跑进315 。聪明的训练总能事半功倍 。
趋炎附势,扬强贬弱的不良社会风气在跑步圈里依然存在——看着跑得快的一连串的“大神”,甚至“膜拜”的词都出来了,各种阿谀奉承,绞尽脑汁接近这些大神;而对于那些跑得慢的,各种鄙视,看不起,而有些跑得慢的跑友,连打卡都不好意思;而有些所谓的大神,把自己托得很高,一副看谁都是草鸟的优越感,哈!每每看到这种情景,我都感觉很好笑 。一个跑步而已,真的没必要 。我也喜欢热闹,但多数比较独立,喜欢一个人体会跑步的快乐,偶尔约几个配速差不多的哥们拉一次,聊聊天,扯扯淡,大多数时候一个人跑步,听着书或是音乐,那种感觉很爽 。独处的妙处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体会到,只有能耐得住寂寞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到 。
- 脸宽下巴尖的女人面相_下巴尖脸宽怎么办
- 下巴翘的女孩怎么样,面相好不好?
- 下巴算命-下巴翘的人有福气吗?
- 视频类app最受女性用户欢迎 最受年轻人欢迎的视频app
- 下巴短的女人命运怎样 下巴面相全解析
- 双下巴的女人好不好,双下巴面相
- 下巴翘的人好不好,怎么看下巴翘面相
- 人的面相与命运
- 苹果自带的这个编辑器 苹果手机自带编辑软件是什么
- 华为鸿蒙OS对比苹果iOS流畅度测试 ios系统对比华为系统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