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10厘米连接绳背后的故事 一根10厘米长的绳子( 二 )


和刘翠青的相遇是在伦敦残疾人奥运会后的第二年 。他对当时的场景记忆很深,“她就很少说话,我给她说我们旁边有什么,她基本都是不回答的 。”徐冬林感觉很是头疼,他一直琢磨着如何让两人破冰,改变两人相处时的别扭感 。
刘翠青不善言辞,她是第一次面对这种“话痨”领跑员 。之前的领跑员只是干脆地告诉她跑就可以,但她真的害怕 。长期生活在漫无天际的黑夜里,她不习惯去信任别人 。
二人的相遇,就是以这种沉默又有点尴尬的处境收尾 。
这时徐冬林也意识到,自己似乎并不了解连接绳另一端的同伴 。他带上眼罩,让光明被黑暗侵占,他想感受身边刘翠青的世界 。不到半天,他就有点不了这种黑暗带来的未知,脚趾不知道多少次撞到了桌角 。
每迈一步都是磕磕绊绊,每次伸手都提心吊胆,但这就是刘翠青的全部 。
作为一名T11级别的运动员,刘翠青在赛场上必须佩戴不透明眼镜或其他替代品,这是赛事规定 。很多时候她都戴一个布艺眼罩,这样不会勒得耳朵疼 。
不过眼罩只是向外人表明她T11运动员身份的一个标签,对自己而言,戴不戴眼罩都只能感受到一片黑暗 。她对环境无法产生预判,每个简单的动作都是一种挑战 。
在刘翠青刚开始尝试跑步时,需要克服的心理障碍是常人无法想象的,跑步总也歪歪扭扭,前方是平坦还是悬崖,一切都是未知,能往前走一步都是源于对身边队员的信任 。
为了获得这份信任,徐冬林想了很多方法,吃饭报菜名,走路报地名,夹菜报味道,不但扮演好了“眼睛”的角色,还发挥出了“捧哏”的效果,让两个人之间的气氛不再那么严肃 。
为了避免刘翠青受伤,吃饭时,徐冬林细心地将碗筷固定在她的左手边,“我们什么都是固定的,这样她才知道,也才不会受伤 。”
有时候,徐冬林自己都觉得这种程度的接触有些难为情,但教练下了死命令,“除了洗澡睡觉不在一起,其余都要在一起 。”为了培养盲人运动员对领跑员的信任,这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


磨合二人走进媒体眼中的第一场赛事是2014年仁川亚残运会,刘翠青和徐冬林一举拿下女子T11级100米、200米、400米、跳远和T11—T13级4×100米接力5枚金牌,世界开始关注这个传奇的中国女飞人 。
网络上,两人一起参赛的照片、视频被广泛转播,网友们被他们精神感动,他们对事业爱得赤诚,对困难战无不胜 。一部分网友也磕起了cp,关于是不是情侣这个问题,徐冬林公开回复了很多次:“我妻子不会吃醋的,我和翠青搭配很多年后,才遇到我的妻子,她很支撑我的工作 。”
在队员眼中,八年里,徐冬林不仅是刘翠青赛道上的领跑员,更是她生活中的“保姆哥哥” 。
因为训练要求,一年365天,徐冬林和刘翠青300多天都在一起训练,一天至少训练8个多小时 。
刘翠青此前也有四位领跑员,但她觉得徐冬林和他们不一样,“他就会把周围所有的环境都告诉我,他是一个很细心、负责任的人 。”
认识几个月后,徐冬林细心地发现刘翠青作为职业运动员却没有一双专业跑鞋,他有些心疼,便精心挑选了一双跑鞋送给翠青 。“那时候她还是没有什么反应的,她就是喜怒都不怎么表现在外表上 。” 但那其实是刘翠青收到的第一双专业跑鞋 。

一根10厘米连接绳背后的故事 一根10厘米长的绳子

文章插图
图 | 训练中的刘翠青和徐冬林
作为一个盲人,刘翠青很少逛街,她的日常生活中,也被繁杂的训练挤满,平日里的穿着,基本都是运动服 。于是徐冬林给自己安排了带着刘翠青逛街的任务,他带着她走街串巷,在服装店,徐冬林耐心地把衣服类型一个个介绍给刘翠青,然后捏着衣服递给了刘翠青一角:“你看这是一个带领子的上衣,你要不要试试?”
八年里,受限于训练安排,两人七年都在一起过节,过节的时候,徐冬林又拉着刘翠青出门感受气氛,带着刘翠青去“看”花灯 。“那里有一群人,他们在猜灯谜 。”徐冬林抬起刘翠青的胳膊,给她指了一个方向 。刘翠青努力去听,从喧嚣声里辨别徐冬林说的景色 。
当然,这种美好的生活只是训练日常的片刻宁静 。更多时候,他们都是各自吞咽着比赛的压力,即便朝夕相处,两人坐下来交流的时间少之又少 。“她很内向,就是你说十句,翠青也不会回复一句,就聊不下去了 。”但即便不说,徐冬林清晰地知道现在刘翠青是信任且依赖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