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哥玩数码』旷视科技为何急了?,屡传折戟IPO后又转战科创板( 二 )


诚然 , 技术的想象力没有边界 , 但是作为解决方案提供商而言每个领域总有天花板 。 如何落地标准化的产品和构建一整套基于产品的套协同“生态系统” , 或许才是旷视科技眼下的当务之急 。
2
蚂蚁疏离资本相弃
昔日宠儿 , 今日弃子 。 2019年5月 , 一路狂奔的旷视科技被曝成为资本弃子 。
当年5月8日 , 旷视科技宣布完成D轮第二阶段股权融资 。 据了解 , 该轮投资方包括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BOCGI)、阿布扎比投资局(ADIA)旗下全资子公司、麦格理集团以及工银资管(全球)有限公司 , 总融资额约7.5亿美元 。
孰料 , 不久天眼查数据显示 , 5月16日 , 旷视科技公司信息变更 , 投资方中 , 联想、创新工场、蚂蚁金服旗下公司北京纳远明志信息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天津联想之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北京贝眉鸿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云鑫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退出;韩歆毅、李开复、唐文斌、王明耀、杨沐退出公司董事席位 , 林莺退出公司监事席位 。 变更后 , 该公司投资人仅剩旷视科技的三位创始人印奇、唐文斌、杨沐 , 三人分别持股75%、12.5%、12.5% 。
外界猜测 , 这是因为旷视科技IPO困难 , 且爆发了涉嫌购买营收数据丑闻 。
据财视传媒报道 , 2019年5月 , 人工智能领域有独角兽企业涉嫌购买营收数据 , 导致部分股东集体退出 , 联系到旷视科技公司在5月份企业信息的变更情况 , 该公司很有可能就是旷视科技 。
对此 , 旷视科技只是语焉不详的回应称 , “所涉变动旨在优化管理层结构 , 集团层面并无股东退出 。 ”、不过这并未打消外界的质疑 。
此外 , 值得关注的是 , 作为大股东方 , 蚂蚁金服与旷视科技有过一段蜜月期 , 这也是旷视科技在资本市场上的一大资本想象力所在 , 如今两者却越走越远 。
2015年 , 蚂蚁金服研发了能解决用户无密码支付的更具商业价值的支付方式 , 马云还在当年的德国电子展开幕式上亲自展示了由蚂蚁金服与旷视科技合作研发的“刷脸”系统 , 刷脸买邮票 。 2006年 , 支付宝刷脸支付已经在多个场景下实现身份认证 。
不过蜜月很快结束 。 旷视科技招股书显示 , 2017年和2018年 , 旷视和阿里在个人物联网解决方案的关联交易分别是2064万元和2616万元 , 占据旷视当年相关业务营收的14.8%和15% 。 2019年 , 旷视科技和阿里的关联交易却有所下降 , 下降幅度高达56% 。
此外 , 蚂蚁金服方面对一视财经坦言 , 公司刷脸系统早已不再与旷视科技合作 , 由蚂蚁金服独立研发 。
3
“落地”困难 , “钱途”堪忧
2015年5月 , 旷视科技开始提供人脸识别身份认证解决方案FaceID , 标志着旷视科技人工智能技术在个人物联网领域商业化落地的完成 。
从网络数据来看 , 搭载旷视人脸识别设备解锁功能的国产安卓智能手机的市场占有率在2018年超过70% , 但是面向个人设备的收入也只有0.97亿元 , 相当于整个国产安卓手机预装市场的规模也仅有不到两亿 。
从事后根据招股书中所引用的灼识咨询报告 , 旷视科技在手机软件人脸识别算法服务市场的市占率也已经达到61% , 但收入也仅有1.73亿元 。
虽然是一个“肉眼可见”的商用落地场景 , 但在成长初期 , 其营收天花板之低 , 可见一斑 。
招股书显示 , 旷视科技2016年至2018年收入分别为6700万元、3.132亿元、14.269亿元 , 复合增长率为358.8% 。 2019年上半年收入9.49亿元 , 同比增加211.1% 。 收入增长不俗 。
但数字的另一面却是亏损的逐年增加 。
2016年、2017年及2018年 , 旷视分别亏损3.428亿元、7.59亿元及33.51亿元 。 2019年上半年亏损52亿元 , 同比增加613.3% 。
人工智能显然不是一个“短平快”的赛道 , 长期价值显著 , 但故事的另一面 , 旷视科技也无法回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