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为什么让人“不是很懂”的内容,在B站可以火得一塌糊涂?( 四 )


但这就是青年文化 , 追求创意 , 好玩 , 新奇 , 不为其他功利目的 。 尤其在技术的辅助下 , “Z世代”表达喜爱的方式 , 不再是默默观看 , 而是主动创作 。 喜爱某角色 , 自己扮演成角色的样子表演 。 讨厌某小说结局 , 自己改写整个故事 。 他们热衷于视频和文本的二次创作、二次改编 , 用创作来抒发情绪 , 替代观点表达 。
团课:打破次元壁 , 玩到一起
常有人用术语“青年亚文化”来指涉B站文化 。 它原本指处于边缘地位的青少年群体 , 对成年人的社会秩序采取颠覆和抵抗的姿态 。 20世纪中叶 , 英国伯明翰大学的学者集体撰写了一部叫《通过仪式抵抗》的著作 , 青年亚文化成为研究热点 , 西方学者认为其特点之一就是边缘性、颠覆性、抵抗性 。
然而 , 中国青年文化现象并非如此 。 田丰、潘霁共同认为 , 中国青年相对更为内敛温和 , 多少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雅 , 抵抗性并不强 , 顶多“我玩我的 , 你不懂 , 我们就互不干扰” 。 如果主流人群或上一代人表达出愿意倾听、理解的意愿 , 他们会更加高兴 , 乐于分享 , 圈子内外的双重认可使喜悦加倍 。
改革开放40多年 , 中国社会已经从过去单位统管一切的组织形态 , 进入市场化、原子化的个体生存形态 。 互联网时代 , 年轻人的群体认同 , 是一种个体的主动选择 。 现在的孩子可以根据自己原生的兴趣爱好 , 自主选择怎么玩 , 自己寻找同伴 , 构建认同感 。
今年疫情期间 , 复旦大学把团课放到了B站上 , 推出抗疫知识相关的“云团课” , 每周一次 , 迄今已经推出七期 。 如基础医学院陈捷亮讲“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沈逸讲“一场全球治理的压力测试” 。
有意思的是 , 首期讲座继校内万人观看后 , B站录播视频点击量达到1.3万 , 后台显示 , 其中观看人数注册地最多的并非上海 , 而是云南、湖南和广东 , 分别占比32%、17.5%和16% 。 也就是说 , 视频的点击量 , 并不依赖初期团市委的号召 , 而是凭借优质内容本身 , 受到青年喜爱 。
“我们始终牢记这句话:‘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 , 但不能光吃盐 , 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 。 ’”复旦大学团委副书记王睿这样形容 。
归根结底 , 探究青年文化 , 不是为了进一步证明他们多么特立独行 , 最终是为了彼此对话 , “玩”到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