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周刊」这次和2008年的不一样:年轻人更难了

现在全球应对危机的宏观政策还是今朝有酒今朝醉 , 哪管明天酒缸浅 。 或许确实没有其他办法 , 那我们就来谈谈政策代价的代际转移 。
【「证券市场周刊」这次和2008年的不一样:年轻人更难了】本刊特约作者李妳/文
耶伦2017年曾说过 , 有了2008年危机的教训 , 有生之年恐难再见到经济危机 。 在过去的一个多月 , 全球市场已经历了情绪危机 , 流动性危机 , 基本面也在逐渐恶化 。 由于疫情的不确定性 , 现在判断经济危机程度为时尚早 , 但市场的剧烈波动真正是活久见 。
2008年危机源于房地产泡沫及次贷危机 , 主要影响银行业、房地产业、建筑业、汽车业 。 高收益债每次危机都受伤 , 但每次受打击的行业不同 。
这一次倒没有银行业衰退迹象 , 更像是疫情令经济自身急冻 , 但行业影响更加广泛 , 居家隔离影响了消费相关的旅游业、餐饮业、航空业;供应链冲击影响了汽车、电子等行业;石油价格战影响了高杠杆的页岩油行业;中长期低利率最终也会影响银行业 。 市场最担忧企业脆弱的现金流给基本面带来的不确定性 。
政策还有多少子弹取决于你信不信 。 各国首先想的还是撒钱渡过眼前的经济停摆 , 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 美联储已经无限量宽了 , 其他央行也纷纷扩表到历史新高 , 国家替代企业和居民上杠杆;但不同的是 , 这次是“杠上加杠” 。 除了美国曾尝试小规模缩表 , 其他主要海外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和杠杆率一直是上升的 。 各国债务水平也不低 , 不少政府债务占GDP比率在80%以上 , 中国的问题主要在预算外 。 这幅图景叠加全球人口老龄化 , 画面太美不敢看 。 好比一群老年人 , 产出不够 , 杠杆还加这么猛 , 是觉得“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下一届年轻人很难啊 。 另外 , 虽然各国出台的纾困计划总量庞大 , 但疫情冻结了经济的毛细血管 , 中小企业受到的冲击最大 , 越快予以帮助 , 越精准改善现金流 , 纾困计划才能越有效 。
这次金融市场调整的速度和烈度远超2008年 , 笔者也没想到 。 包括大量ETF被动交易及量化交易 , 美国企业低利率发债回购股票 , 风险对冲策略、监管带来的流动性分层等都被视作原因 。 在长期低波动、低利率环境中 , 市场参与者加大杠杆 , 市场趋同 , 而金融危机后监管加强 , 市场传导机制又没有以前顺畅;一旦危机来临 , 更容易出现流动性失衡 , 上涨的只有波动性和相关性 。
大萧条专家伯南克2008年变着法儿开着直升机撒钱 , G7央行也通力协作 。 鲍威尔复制了伯南克的所有手段 , 尚未走出美联储的剧本 , 而且火力更大 , 速度更快;欧日央行由于子弹有限已在创新剧本;各国央行想协作 , 但能力不如2008年 。
展望未来 , 经济短期大概率衰退 , 疫苗出来前人们只能和病毒共存 , V型反转难见;但不同于由于经济内生因素造成的大萧条 , 外生因素带来的经济打击偏一次性 , 经济最晚到2021年也能回升 , 但是否重启新一轮繁荣则存疑 。 虽然目前大家更担心通缩 , 毕竟弱复苏、全球化、老龄化、机器化等长期因素使得通胀一直没起来 , 一两年内能看到小幅通胀就不错了 , 但在更长的时间轴里 , 可能要更担心滞胀 。 贸易战给全球化按下刹车 , 疫情又加了把刹车 , 未来各国都倾向于保护本国供应链的完整性 , 纾困计划也意在救助本国企业 , 全球化的低成本时代恐慢慢终结 , 疫情下供求恢复均衡也面临更多扰动 。 更何况放水永远不会刚刚好 , 如果市场没起来 , 政府会继续放水 , 直到水位超标 。
另外 , 也许是笔者庸人自扰 , 可未来会不会有部分政府遭遇信任危机?2008年人们不信银行 , 于是政府接过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 未来如果人们不信政府 , 谁接过政府的资产负债表?各国央行打破了很多规则令独立性受损 , 全球负利率资产虽已少了一半可还有9.6万亿美元 , 传统的金融定价逻辑也被破坏 。 各国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已驶入无人区 , 只要钱给够 , 短期应能渡过难关 , 可中长期的技术革命又何时才来呢?先熬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