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行■民以食为天:为什么宋代“吃货”这么多?( 二 )
所以说 , 宋朝有培养“吃货”的资本 , 其饮食文化被视为中国饮食文化史上辉煌的里程碑 。
宋代吃货的一万种可能
宋代的繁盛体现在生活品质的改善 , 特别在饮食品种、就餐形式上的更新上 。
开封的灌汤小笼包是当地最具代表的美食 。 不过在两宋时期 , 灌汤包的名称还是“灌浆” 。 宋人有多爱吃灌汤包呢?相传蔡京当宰相时 , 请下属吃蟹黄汤包 , 竟花费了一千三百多贯钱 。 可见当时“灌浆”有多火热 。 南宋代官员楼钥 , 在《北行日录》中曾记载 , 他出使金国时 , 在金人款待他的席间就有松子糖粥、肉油饼、灌浆馒头等食物 。 传承于古法制作出的灌汤包 , 并不是采用简单的肉皮冻化冻的方式做馅料 , 而是用吸水量大的猪后腿肉作为原料 , 将水分几次打入馅中 , 直到打得稀稠如粥 。 这样蒸熟后 , 水自然幻化为鲜香的汤汁从馅中溢出 。
文章图片
开封灌汤包
除了灌汤包 , 现今的大多数主食品种在一千年前的宋朝就已经出现并流行了 , 只不过名称不一样罢了 。 比如面条叫汤饼 , 饺子叫馄饨 , 馄饨叫馉饳 , 馒头叫蒸饼……南方人以米饭为主 , 也吃炒米 , 还有炒面和各种各样的糕点 。 美食品种的丰富超乎我们的想象 。
对美食新品种的开发 , 不得不提到宋代一位殿堂级吃货——苏东坡 。 公元1079年 , 他受乌台诗案的牵连而贬职为黄州团练副使 。 仕途失意的苏东坡到了当地依然没有忘记寻找美味解馋 。 他发现当地的猪肉多且好 , 但人们却不怎么去吃 。 于是苏东坡充分发挥创造美食的天赋 , 总结出一道菜的做法 , “少着水 , 慢着火 , 火候足时 , 它自美 。 早上起来我打一碗 , 饱得自家君莫管” , 东坡肉由此诞生 。
文章图片
东坡肉
不论前途多么坎坷 , 苏东坡总能在“吃”上下足功夫 , 不断探索 , 经营好他的一日三餐 。 在宋代以前 , 一天吃三顿饭是很奢侈的 , 哪怕在富裕的唐朝 , 人们也以两餐为主 。 大家没有中午饭的概念 , 早上吃完饭要一直持续到下午吃第二顿 , 中间的空隙可以吃点心 。 宋代奠定了此后中国人一日三餐的饮食习惯 。
一日三餐是目前被公认为最科学的餐制 。 在食物供应匮乏的农业社会 , 多吃一餐是社会经济状况优越的表现 。 像英国 , 到了1786年才有了lunch(午餐)的概念 , 日本吃三餐的历史也不过上百年……宋朝率先带领中国人吃了一千年的三餐 。 这样的饮食制度 , 为何偏偏在宋代流行呢?
为啥宋人这么好吃?
宋朝的两位开国皇帝赵匡胤和赵光义经历过前朝五代十国爆发的多次饥荒 , 深知农业对于国家发展稳定的重要性 , 因而在建国初就制定了正确的农业政策 。 此后历代宋朝皇帝都很重视农业发展 , 比如宋真宗赵恒就是典型代表 。
宋真宗时期 , 越南使臣来中国来贺岁时 , 带了一些占城稻的种子 , 也就是今天的越南大米 。 真宗就让人把占城稻在自己宫殿后面开荒试种 , 种了两年后发现收成不错 , 就把种子收集起来 , 让各地官员进行地方推广 。 这一时期 , 大宋还引进了印度绿豆 。 真宗皇帝为了推广这些新品种的粮食 , 实行免农业税 , 使得农业空前发达 。 宋朝的农田单产约是唐朝的1.7倍 , 垦田面积达到了7.2亿亩 , 南方水稻亩产量约176千克 , 北方小麦亩产约89千克 。 无论是耕地总面积还是亩产量都远远超过前朝 , 所以这个时候才会有“苏湖熟 , 天下足”的说法 。
中餐的精华就在于煎、炒、烹、炸 , 而这四种烹饪手法恰恰也都是在宋朝开始普及的 。 以炒为例 , 这种烹饪方式的诞生 , 得归功于宋代燃料的改革 。 在宋代以前 , 人们生产生活中一直都以植物燃料为主 , 到了宋代 , 煤炭逐渐替代植物燃料 。
- 「项羽」为什么古人走夜路时,宁可睡坟地,也不愿去古庙休息?
- [吕洞宾]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八仙”到底为什么要过海?
- 大宝说历史那么之前为什么要借给刘备,孙权怎么想的?,孙权一直想夺取荆州
- 「秦始皇」为什么越南归中国统治千余年后独立,其深层原因是什么?
- 五千年桑田却从未被盗,抽干水后有了答案,水中古墓藏有千把宝剑
- 『蜀汉』中国古代为什么不攻打更大的疆域?
- 【刘据】刘病已为什么给他冤死的祖父刘据起“戾”这样极有侮辱性的谥号?
- 李治■李世民为什么把皇位,传给软弱无能的李治呢?原因很简单
- 语洛雨从为何要用公元,古代为什么有公元前、公元后之分?中国明明有农历
- 呆萌望古镜为什么由齐心变离心?,梁山真有小团伙吗?只有三人算是准团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