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知情人」但称不上治国贤相,因为他不会治国,诸葛亮谋略第一

【「往事知情人」但称不上治国贤相,因为他不会治国,诸葛亮谋略第一】说起《三国演义》中最出名的谋士 , 我们首先想到的应该就是诸葛亮了 , 他在小说里被刻画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 能够对未来的天下之势做出预测 。 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可以说无人匹敌 , 作者将诸葛亮描绘成一个“鬼才” , 小说总是有一些夸张的成分所在 , 诸葛亮其实并没有那么厉害 。
「往事知情人」但称不上治国贤相,因为他不会治国,诸葛亮谋略第一
文章图片
诸葛亮谋略第一 , 但还称不上治国贤相 , 因为这几点说明他不会治国 。 诸葛亮虽说才能非常 , 但只能作为一个丞相 , 在维护国家的稳定上 , 他比刘备的能力差太远了 。 诸葛亮为刘备尽心尽力 , 鸡毛蒜皮的事都要管 , 最终把自己累坏了 , 不仅如此 , 还有这非常大的缺点 , 也是无法成为一国之君的缺点 。
「往事知情人」但称不上治国贤相,因为他不会治国,诸葛亮谋略第一
文章图片
首先 , 刘备善于用人 , 但诸葛亮却只喜欢使用身边的亲信 , 对外来的人有着明显的防备 , 这点从马谡失守街亭就可以看出来 。 诸葛亮对马谡在这场战斗中委以重任 , 但是对赵云和魏延却弃之不用 , 这两人都比马谡要稳的多 , 但诸葛亮却没能善用 。 马谡虽然有本事 , 但性格成为最大的弱点 。
「往事知情人」但称不上治国贤相,因为他不会治国,诸葛亮谋略第一
文章图片
其次 , 诸葛亮不善于发现人才 , 蜀地之大人才众多 , 刘备还在的时候各路人才纷纷投奔 , 但后期人才凋零 。 随着老臣一个个都老去或者离世 , 诸葛亮几乎没有什么可用的人才所在 , 诸葛亮不善于去挖掘人才 , 时常感叹无人可用 。
「往事知情人」但称不上治国贤相,因为他不会治国,诸葛亮谋略第一
文章图片
还有一点 , 诸葛亮把权力拦的太多了 , 刘备死后蜀国基本上是诸葛亮说了算 , 刘禅作为蜀国的后主 , 但是只能什么事情都听诸葛亮的 , 这也导致刘禅非常不满 。 甚至直到诸葛亮死的时候 , 刘禅还问了一句诸葛亮的后人该如何安排 , 这表面上是关心孔明后代 , 其实是在担心权力仍被诸葛家控制 , 诸葛亮说了一句大权自然是给刘禅 , 这才让刘禅放心 。
「往事知情人」但称不上治国贤相,因为他不会治国,诸葛亮谋略第一
文章图片
最后一点 , 诸葛亮对别人要求太过严格 , 在刘备死后事无巨细 , 甚至连士兵被殴打都要问个明白 , 充满了对其他人的不信任 。 诸葛亮最终因为劳累过度而死 , 这就是为什么他谋略很强 , 但是治国能力差的原因 。 一个人不可能什么事情都能做好 , 身为一个管理者要善于协调部下的工作 , 而不是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