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鲸说历史]赵国强大时,为何没有趁机灭秦国,灭不掉?,原创
战国时期的赵国可谓是名将众多 , 廉颇和李牧就是其中的代表 。 可是 , 拥有着众多优秀名将的赵国 , 最终还是被秦国消灭 。 翻开历史的画卷 , 顺着前人的足迹潜行探索 , 我们大概总结出三方面原因 。
首先 , 赵国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处于劣势 。 赵国领地位于山西地带 , 定都邯郸 。 其西面连接着巍峨的太行山脉 , 太行山脉森林繁茂 , 地势险要 , 构成了赵国西侧的天然屏障 。
文章图片
赵国中部环抱着一个拥有着较强军事力量的千乘之国——中山国 , 后来赵武灵王起兵 , 一举吞并了中山国 。 而赵国东部连接着燕齐两国 , 燕齐之地荒蛮贫瘠 , 于是燕国齐国虎视眈眈 , 觊觎赵国领土 , 经常在其边境骚扰 , 对赵国后方产生威胁 。
赵国的此般处境给秦国提供了良好的作战环境 , 长平之战后 , 赵国兵将严重折损 , 兵力下降 , 因此赵国不得不接受了秦国提出的割地条约 , 综合国力日渐衰弱 。
文章图片
从表面上看虽然邯郸之战赵国取得了胜利 , 但是经过此战 , 赵国的兵力已经衰退至极点 , 无法再应对任何战斗 。 后来 , 秦国借刀杀人将赵国大将李牧陷害致死 , 导致赵国军队群龙无首 。 秦国由王翦率兵 , 一举攻下邯郸 , 赵国因此灭亡 。
国君掌握着一个国家的命脉 。 一位好的领袖勤勉克己 , 知人善用 , 乃使国运昌盛;如若是昏君当道 , 则会使整个国家乌烟瘴气 , 浊气横流 , 最后难逃灭亡之命运 。
文章图片
在赵国的历史上 , 执政的国君共有十位 , 除了赵武灵王 , 其他九位国君实在与明君够不上半点关系 。 后来的赵孝成王在长平之战中听信谗言 , 罢免一代勇将廉颇 , 而启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 , 最后使得赵军大败 , 兵力损失四十五万 , 国力大减 。
衰退后的赵国 , 又迎来了一位昏君——赵幽缪王 , 他疑心重重 , 奸佞难分 , 秦人在当时略施小计 , 这位昏君就中招 , 将一代名将李牧砍头 , 而也正是这个时间 , 让赵国国势大衰 , 最终被消灭 , 也怨不得他人 。
文章图片
我们知道 , 刘备当年遇到水镜先生后 , 知道自己的短项在于身边谋士的缺乏 , 在于缺少一个能审时度势的人 。 这才有了刘备三顾茅庐而得诸葛亮 , 之后刘备的事业迅速腾飞 。
同样 , 赵国虽名将如云 , 但缺乏有远见卓识的谋士 , 甚至奸佞之臣混迹于朝堂之中 。 赵国有名的文臣有肥义和蔺相如 。 然而 , 史书并未记载肥义有自己独到的政治见解 。
文章图片
而有功于“完璧归赵”事件中的蔺相如 , 虽然有勇有谋是一位优秀的外交人才 , 但是缺乏全局眼光 , 无法为国家提出长远的战略计划 。
而秦国有三位著名谋士:商鞅、范睢和李斯 。 他们各有推崇:商鞅从根本上解决了秦国的基础后勤工作 , 后两位为秦国制定了战争战略 , 助秦吞并六国;李斯擅用“离间计” , 范睢目光长远 。
【[鲸鲸说历史]赵国强大时,为何没有趁机灭秦国,灭不掉?,原创】
文章图片
当时三人配合相得益彰 , 其他国家未经攻打 , 便自溃于内 。 因此 , 谋士的缺乏 , 也成为了赵国灭亡的原因之一 。
大国兴衰 , 成败得失 , 皆不外乎是制度、经济、科技和军事等国力发展竞争的必然结果 。 赵国也曾国力强盛 , 纵横六国 , 但无奈没能得到持续发展 , 最终败于秦 。
- 吉祥说历史前两锤砸死两金将,第三锤只一扫,金兀术就跑了,岳云出世试三锤
- 历史寻觅野地里连“御”四牛,清朝名将“妖人”海兰察:战场上威胁和珅
- 早晚历史宁当老二,曹操也不敢小看,李典:三国历史中低调的黑帮老大
- 吉祥说历史而且还是宋朝人民的好丞相?,秦桧不仅不想杀岳云
- 洋洋谈历史犹国之良相娶对妻子有多么的重要,朱元璋的马皇后:家之贤妻
- 吉祥说历史步战勉强可以,唯有此战克敌,岳云四战金弹子:马战两次未讨便宜
- 吉祥说历史留下两子一女,儿女们有何结局?,岳飞之子岳云23岁蒙冤惨死
- 十四叔看历史昭慈皇后,乃马真氏,元朝最有野心的女皇后
- 历史大点评读史小记:忠孝之食
- 读历史西方人眼中的狄仁杰:东方的福尔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