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怪」危急时刻他想一奇招,成“开路英雄”,对越反击战:雾天排雷受阻

地雷这个东西 , 想必大家不会陌生 , 其是一种埋入地表下或布设于地面的炸药 , 对坦克和步兵有着强大的阻击能力 。
「文史怪」危急时刻他想一奇招,成“开路英雄”,对越反击战:雾天排雷受阻
文章图片
而说到地雷的起源 , 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国宋朝时期 。 1130年 , 金军攻打陕州 , 宋军制作了一种叫“火药炮”的火器埋入地下 , 最后重创金军 , 而这个“火药炮” , 就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地雷 。
然而 , 这项古老技术并没有沿袭下来 , 宋朝灭亡后就消失了 。 不过 , 由于火药一直都还在 , 在创造新的地雷也并不是什么难事 。 后来到了明朝那会 , 明军又研制出了一种新的地雷 。
「文史怪」危急时刻他想一奇招,成“开路英雄”,对越反击战:雾天排雷受阻
文章图片
据《火龙经》里的描述 , 明制地雷具有“土掩 , 使贼不知 , 踏动发机 , 震起 , 铁块如飞 , 火焰冲天”的特性 。 不难看出 , 明制地雷采用了机械发火装置 , 和今天的压发地雷已经相当接近 。
不过 , 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地雷还是俄国人在1903年发明的防步兵地雷 , 这也是最早的制式化地雷 。 其在日俄战争中首次亮相 , 给予了日军沉重打击 。 后来经过各国改良 , 地雷的种类和花样才逐渐多了起来 , 其也成了上个世纪全球大大小小战争里的主流炸药 。
「文史怪」危急时刻他想一奇招,成“开路英雄”,对越反击战:雾天排雷受阻
文章图片
也是因为地雷应用广泛 , 很是让人头疼 , 后来各国都出现了专门排雷的工兵队 。 而在1979年爆发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 , 越军在其边境步下了大量地雷 。 虽然我军采用殉爆技术摧毁了大部分 , 但依然有漏网之鱼极大阻碍了我军前进的速度 。
也是在这会 , 我军中出现了大量优秀的工兵 , 他们冒着生命危险 , 上演了一出排雷大战 , 而很多战士因此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
「文史怪」危急时刻他想一奇招,成“开路英雄”,对越反击战:雾天排雷受阻
文章图片
今天笔者要说的乔胜清便是当年的优秀排雷战士之一 , 他出生于1960年的云南玉溪 , 1978年 , 18岁的乔胜清应招入伍 , 成了边防14团1连4班的一名战士 。 没想刚入伍第二年 , 就赶上了对越自卫反击战 。 而乔胜清所在的部队 , 当时任务是驻防中越边境的藤条河大桥 。
这座桥本来是中越的友谊之桥 , 但当友谊不复存在后 , 此桥便成了两国对垒的战略地带 。 而当时越军不但在桥中间设立了诸多铁丝网和路障 , 还在附近埋设了大量绊发式地雷 , 以防止我军入境 。
「文史怪」危急时刻他想一奇招,成“开路英雄”,对越反击战:雾天排雷受阻
文章图片
同时 , 守桥的越军一看形势不对 , 随时准备炸毁大桥彻底关闭边境 。 如果大桥炸毁 , 势必对我国战机造成极大拖延 。 因此 , 如何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排雷过桥 , 成了我军当时的关键任务 。
这个担子最终落在了1连4班的身上 , 当时包括乔胜清在内的几个4班战士 , 一直在前线阵地匍匐搜索地雷 , 但因为天黑雾大 , 雷在哪里很难看得清楚 。 并且 , 他们还处在一个上坡地带 , 用身体滚雷显然行不通 , 排雷工作陷入了困境 。
「文史怪」危急时刻他想一奇招,成“开路英雄”,对越反击战:雾天排雷受阻
文章图片
然而 , 由于战事吃紧 , 硬着头皮也要前进不能放弃 。 突然 , 乔胜清的枪和脸碰到了一根细线 , 顺着细线摸过去 , 果然是一颗地雷 。 乔胜清顿时意识到 , 脸部碰到地雷线的感觉是最直观明显的 , 既然身体滚雷行不通 , 为何不用脸部排雷呢?
于是 , 他用这个方法 , 冒着被炸死的危险继续排雷 。 结果发挥了奇效 , 其先后剪断6根地雷线 , 排掉了12枚地雷 , 最后终于摸到了敌人的阵地 。 战壕里的越军被乔胜清制服时 , 他们做梦也没想到 , 竟然有人能冒着这么大雾 , 从满是地雷的雷区成功摸了过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