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弹财经#AI“慢生意”如何突围?,巨头进场厮杀


#子弹财经#AI“慢生意”如何突围?,巨头进场厮杀
文章图片
作者|黄燕华
责编|蛋总
出品|子弹财经
1、一个久违的好消息
正处于低迷期的AI语音赛道 , 终于传来了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 。
近日 , 思必驰宣布了4.1亿元E轮融资 。 至此 , 这家已走过13年发展历程的老牌AI玩家 , 在一级市场已累计拿下5轮融资 , AI行业的信心借此得以提振 , 毕竟从2019年起AI行业整体融资热度明显下降 。
猎豹全球智库统计数据显示 , 自2000年以来 , AI企业的融资数量已持续18年上涨 , 在2013年至2018年出现大爆发 , 融资金额和数量直线飙升 , 这样的盛况一直持续到2019年的大降温 。 相比2018年 , 2019年中国AI企业的融资金额由1484.53亿下降至967.27亿 , 下降超3成 , 融资数量也由737下降至431 , 下降达4成 。
#子弹财经#AI“慢生意”如何突围?,巨头进场厮杀
文章图片
(图/猎豹全球智库)
毫无疑问 , 2019年成为了AI资本环境冷与热的分水岭 。
以目前国内AI领域估值最高的商汤科技为例 , 其不仅在2019年没有对外披露过任何融资信息 , 还在今年3月推迟了原定于在香港进行7.5亿美元的首次IPO计划 , 转向私募市场寻求5至10亿美元融资 。
因此 , 在资本寒冬下 , 思必驰依然能获得一级市场投资人的力挺 , 难免令业界侧目 。
那么 , 思必驰拿下E轮融资的“重要秘诀”是什么?“像思必驰这样处于中后期阶段的TOB型技术平台公司 , 若想通过融资获得更快速地发展 , 其底层的技术研发和持续创新 , 以及业务落地能力 , 则是资本最为关注的几个点 。 ”思必驰CMO龙梦竹告诉「子弹财经」 。
【#子弹财经#AI“慢生意”如何突围?,巨头进场厮杀】公开资料显示 , 目前思必驰已经接入了上亿的智能终端产品 , 并在车载、家居、机器人及故事机等物联网终端产品中被应用 , 其中在音箱和车载后装市场的占有率均为行业第一 。
#子弹财经#AI“慢生意”如何突围?,巨头进场厮杀
文章图片
不过 , 在新一轮融资引来欢呼的同时 , 思必驰也遭遇到了一些质疑 。
相比D轮融资拿到的5亿 , 思必驰本次却少融了0.9个亿 , 背后原因是否与公司增长不及预期有关?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对此表示 , 业绩表现、市场大环境等因素 , 或多或少会影响公司最后的融资数额 , 但更多还是融资层面的包装问题 。 “有些公司将多轮融资额合并到同一轮融资上 。 ”该人士说 。
投资机构对此的看法则更为直接 。 “不能单从融资金额去判断公司的基本面 , 每家公司的资金用途决定了它到底要拿多少钱 , 稀释多少比例 , 下一步要怎么做 。 融资金额只是给到市场的一个信号 , 公司可能在此之外拿到其他资金 。 ”清科资本投资总监李睿对「子弹财经」表示 。
“如果企业增长不理想 , 则很难获得融资 。 ”李睿称 , 当前各路基金的资金成本都很高 , 且资金渠道也都有限 , 由此带来的影响是 , 出手的基金们对退出回报率等要求会更高 。
当前 , 汽车、医疗和家居等场景 , 一度成为众AI企业与巨头们的主战场 。 究其原因 , 这些场景与消费者距离更近 , 一来 , 海量的用户数据有利于提升AI深度学习能力;二来 , 高频场景让AI技术落地和商业化更快捷 。
“从支付能力来看 , 这些行业客户的支付能力普遍较强;从需求量来看 , 这些行业的产品标准化程度更高 , 需求量更大;从用户体验来看 , 消费者接受度更高 , 产品增加功能后非但不突兀 , 反而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 。 ”元禾原点合伙人姜明达向「子弹财经」说道 。
2、AI是一门“慢生意”
成立至今 , 思必驰主要围绕B端赋能 。 显然 , B端生意距离广大的消费者很远并且难以讲述一个“资本的好故事” , 很容易让外界认为其业务天花板并不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