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鼎股权』到底应该怎么做?,都说投后管理很重要

股权投资市场的快速发展 , 带来了机构体制的发展 。 但在投后管理人员设置上 , 机构的投后管理人数占总体人数的比例较低 。
投后管理人员人数的比重与机构的发展策略和对投后管理的重视程度息息相关 , 投后管理的制度越完善、内容越丰富 , 人员的需要越大 。
根据公开信息及访谈调研信息 , 目前投资机构采用的投后管理类型主要有以下四种:投资经理负责制、“投资+投后”共同负责制、投后管理部门负责制、Capstone模式 。 机构可以根据投资风格和管理要求 , 选择适合自己的投后管理类型 。
一、投后管理对症下药 , 应采取差异化管理策略
目前主流投资机构根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管理完善程度、投资机构的投入程度进行投后管理的资源分配和规划 , 进行差异化的投后管理服务 。
机构的资源和人员精力有限 , 因此按照一定的标准 , 将被投企业合理分类 , 并按照优先级分配资源 , 对于不同的企业 , 实施差异化管理 , 可以帮助投资机构最大限度的利用投后资源提升被投企业效益达到精准投后管理的目的 。
1
按被投企业发展阶段
不同阶段的被投企业因各自发展需求不同 , 需要不要的投后管理及服务 。
?处于早期阶段的企业:创业团队人员结构不够完善 , 股权架构也尚未清晰 , 这时 , 投资机构应加强对人员配置的管控 , 并优化股权结构 。
?处于成长阶段的企业: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商业模式 , 在完善商业模式的基础上 , 企业需要提升实力达到盈利水平 , 实现良性增长 。
?处于成熟阶段的企业:具备了完善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 , 这一阶段 , 机构的投后服务主要集中在协助完善产业链和资本运作上 。
2
按被投企业成熟程度、管理完善程度
分层管理制度是机构普遍使用的项目管理方式 , 分层管理的本质在于能精细识别管理对象的发展层次 , 设计相应的层次管理手段、方法 , 实施层次对应的有效管理 , 提高管理的效率 , 减少因管理手段、方法层次与管理对象发展层次的不对称 , 而导致的管理资源浪费 。
3
按机构投入程度
在对被投企业进行机构投入程度的划分时 , 投资规模和投资占被投企业的份额是机构常用的两大指标 , 投资规模反应出投资机构与被投企业的绑定程度和面临的潜在风险大小 , 而投资占比则反应出机构在被投企业的话语权 。 机构可以根据这两大指标确定资源的大致分配 。
二、国内机构投后管理意识增强 , 但仍存在诸多问题
就整个市场而言 , 投资机构投后管理依旧存在以下问题:
1
投后管理机制欠缺
快速增长的在管资金规模使投资机构无法及时调整自己的投后管理模式 , 多数新晋明星基金都不同程度的遭遇了投后管理跟不上在管项目发展速度的窘境 。 机构没有合理有效的投后管理制度 , 投资和投后管理的职责不清晰 , 绩效不合理 。
2
投资后价值发现欠缺
目前的投后管理大部分以监督和风险控制为主 , 而忽略了价值发现和增值服务 。 投后管理以被动管理为主 , 与企业的联系不够紧密 , 对企业的实际经营了解逐渐减少 , 没有深入帮助有潜质的企业挖掘自身潜力 , 实现价值增值 。
3
专业水平良莠不齐
为对接企业提供增值服务 , 要求从业人员不仅要具备金融学、管理学素养 , 还需对被投企业的技术、行业趋势等有所了解 。
机构还需要配备财务、法务、人力、公关、市场等多维度的专业人才 , 并能够利用关系网络提供外部资源 。 而目前机构的投后管理人员无严格要求 , 具备上述综合能力的人员稀缺 , 增值服务能力受限 。
4
投后管理缺乏连续性
【『国鼎股权』到底应该怎么做?,都说投后管理很重要】在投后管理过程中 , 市场环境的变化、主要项目负责人的离职和机构战略的调整是影响投资机构投后管理效果的主要因素 。 而在高流动性的金融行业 , 缺乏有效合理的档案管理和信息系统 , 常常影响项目推进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