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头条#近八成入驻购物中心,上海去年引来986个品牌首店

今年 , 上海计划新开业3万平方米以上购物中心27家 , 商业建筑面积为238.38万平方米 , 商业建筑面积与上年实际新开持平 。 4月15日《上海购物中心2020年度发展报告》发布 。 《报告》显示 , 2019年上海经营规模达到50亿元以上的购物中心共有6家 , 首店经济和业态创新为“上海购物”带来持续动力 。 开店速度放缓2020年 , 上海新开购物中心的进度有所放缓 , 疫情是无法回避的重要原因 。 《报告》显示 , 据多方信息核对和调查统计 , 2020年计划新开业3万平方米以上购物中心27家 , 新开数量明显低于2019年 , 但商业建筑面积为238.38万平方米 , 与上年实际新开持平 。 2019年 , 新开购物中心(含3万平方米以上改造升级的购物中心)共42家 , 其中新建新开32家 , 比2018年减少了6家 , 存量改造升级10家 。 截至2019年底 , 上海共有3万平方米以上的既存购物中心290家 , 总商业建筑面积2200.4万平方米 。 从2017年开始 , 上海新开和改造项目就呈现双降 , 表明上海新开购物中心从大幅度快速增长转向稳健发展 。 《报告》认为 , 由此可见 , 一些商业地产投资开发商、运营商根据市场形势 , 不再片面追求快速开店 , 而是更加稳妥 , 趋于理性 , 条件环境不成熟,宁可不开或推迟晚开 。 如南翔印象城、东渡蛙城、天安千树、百联祟明商业广场、元祖梦世界、上海梦中心、LoVE@大都会、大宁久光城等原计划在2019年开业 , 但为了更好地适应消费者市场需求 , 创造更好的业态布局 , 均推迟到2020年开业 。 业界分析认为 , 疫情过后 , 上海购物中心或将出现新一轮的重组调整 。 一部分生命力不强的小微品牌商将关门歇业 , 会直接影响一些功能不齐、设施陈旧、原本经营不佳的单个商业实体 , 很难挺过这次疫情的冲击 。 未来可能会出现商业项目的转让兼并、调整重组 , 有规模有实力的头部企业会更加优势集中 。 此外 , 在新一轮的调整中 , 商业实体企业将更多地转向以满足民生健康家庭生活 , 居民生活必需品的社区型购物中心 , 事实上 , 这一趋势在2019年就有所体现 。 2019年上海新开购物中心继续向郊区社区、开发园区发展 , 浦东新区、闵行区和宝山区新开社区型购物中心数量占全市新开数量的60% , 根据统计分析 , 2019年社区型购物中心经营规模增幅达20% 。 6家购物中心去年营业规模超过50亿元上海购物中心在2019年继续为社零增长做出重要贡献 。 《报告》显示 , 根据上海市商业信息中心相关数据和部分购物中心的抽样分析统计 , 2019年上海购物中心的经营规模总额为2010亿元 , 同比增10.5% , 增幅比上年微降 , 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4.9% , 比上年增加了0.54个百分点 。 值得关注的是 , 超大型购物中心因业态功能齐全 , 品牌资源足 , 环境地段好 , 充分发挥了吸客能力强的优势 , 经营规模增幅达11.5% 。 这些购物中心数量虽然只占总数的10% , 但经营规模占整个经营规模总数的50%以上 。 《报告》显示 , 2019年购物中心经营规模20亿元以上的超过30家 , 比上年增加了8家 , 占既存购物中心总数10% 。 其中50亿元以上的有6家 , 分别是国金中心、月星环球港、恒隆广场、豫园商城、百联青浦奥莱、五角场万达广场;经营规模20亿元~50亿元的超过25家 , 分别为上海环贸、上海新天地、上海万象城、佛罗伦萨小镇、第一八佰伴等 。 “2019年 , 上海购物中心纷纷在业态创新和知名品牌首店的引进上下功夫 , 做到了能级双升 。 ”《报告》指出 , 为适应新的消费需求 , 各购物中心高度重视新型业态引进和创新 , 积极引入沉浸式、体验式消费形态 , 手工制作、怀旧场景、文化艺术、书法绘画等进驻购物中心 , 增强了顾客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 此外 , 一批购物中心更是成为“首店收割机” 。 据睿意德、中商数据统计分析 , 2019年境内外共有986个各类品牌首店进入上海 , 其中近80%的品牌首店入驻购物中心 。 以333家重点知名品牌为指数统计 , 连为一体的新天地街区与新天地时尚表现最为突出 , 港汇恒隆广场、上海K11、BFC外滩金融中心并列亚军 。 消费市场信心仍在经历了疫情影响 , 上海购物中心如何走出低谷 , 危中寻机?根据多家研究机构的调研 , 尽管疫情对实体商业产生巨大冲击 , 但整个消费市场和消费信心的基本面仍是向好 , 通过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 , 二季度上海将开展“五五”购物节 , 进一步扩大“上海购物”品牌影响力 , 消费市场将会较快得到恢复增长 。 《报告》指出 , 购物中心应在业态布局、空间环境上加以调整 , 适应疫后消费新趋势 。 “随着人们对健康卫生的重视 , 大健康产业以及与健康相关的消费业态得到创新发展 , 开放式运动带动户外运动用品的体验消费 , 健康知识、健身体验消费将得到青睐;宅家防疫培养了和睦的家庭生活以及学习情趣 , 购物中心带有私域性的家庭聚会及特色餐饮 , 敬老亲子活动 , 琴棋书画插花布艺体验活动将促进家庭消费升级 , 这些消费趋势促使购物中心重视新的业态布局 , 创造新的消费空间 , 满足疫后消费者新的需求 。 ”《报告》指出 , 随着5G技术的普及 , 购物中心的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 , 但这不仅是单纯数据的运用 , 而要通过数据化、信息化将购物中心的“人、货、场”成为一个系统 。 即在“场”内通过数据、视频实施远程的设施设备运行监控 , 达到效率最大化;同时通过网络信息给自己的会员以及周边的消费者分析画像 , 推送购物中心内各品牌业态的服务场景和信息 , 形成互动 , 开展智慧营销、精准营销 。 通过网络互动交流扩大线上流量 , 利用各种形式和活动将线上流量吸引到线下 , 聚集有效客流 , 实现流量变现 。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 , 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