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多年前美间谍夫妇潜伏在清华大学, 被宋丹丹前公公揪出, 结局如何( 二 )


不久之后 , 美国所有在华领事馆全部关闭 , 李克的情报关系也被转移到英国谈判代表团那里 , 由一名英国官员继续做他的联络员 。
那名英国官员劝李克离开北京回美国 , 但李克还是打算再观望一下 。
8月5日 , 美国国务院发表《美中关系白皮书》 , 号召“中国的民主个人主义者”站起来 。 其实 , 这就是在想从内部颠覆人民政权 。
接下来 , 新华社连发五篇评论 , 批判《美中关系白皮书》 。
李克心知 , 从此以后中美两国将面临公开的政治战争 。
他也很明白 , 美国国务院想在倾向西方的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身上做文章 。
于是 , 他照常访问中国的教授 , 请他们吃饭 , 并且积极和中国学生进行接触 , 了解相关情况 。
但是 , 李克很快就意识到 , 由于中美关系恶化 , 清华大学教授和中国的知识分子更加反对西方 , 对李克夫妇的警惕也更加明显 , 就连之前和他们关系不错的中国朋友 , 也都躲着他们 。
李克夫妇的处境越来越艰难 , 和清华大学两年聘约期满了之后 , 清华大学也没有再与他续约 。
李克不得不搬出一直居住的清华园 。
更糟的还在后面 。
【历史故事】多年前美间谍夫妇潜伏在清华大学, 被宋丹丹前公公揪出, 结局如何
文章图片
2
李克29岁生日那天 , 中国军队雄赳赳气昂昂跨过了鸭绿江 。
中国和美国正式成为交战国 。
那时 , 北京的街道上到处张贴着“打倒美帝国主义”、“美帝纸老虎”等标语 。
李克夫妇不敢继续待下去了 。
但是 , 当他们办理回国手续时 , 却没能顺利拿到出境证 。
这是个不详的信号 。
然而 , 即便到了这个时刻 , 李克依然在不间断地搜集情报 。
他听说中国军队已经从华南开往华北、准备参加战争这个消息后 , 立即通过英国官员传递给美国 。
1951年7月25日 , 李克没有等到日思夜盼的出境证 , 却等来了逮捕证 。
【历史故事】多年前美间谍夫妇潜伏在清华大学, 被宋丹丹前公公揪出, 结局如何
文章图片
他先是吃了一惊 , 紧接着又松了一口气 , 其实 , 从出境证被拒的那天起 , 他就知道自己很可能已经被盯上了 , 被逮捕只是早晚的事儿 。
李克猜得没错 。
夫妇两人的行动早已被国家安全部门察觉 。
但是 , 要逮捕他们 , 就必须有充分的证据 , 而要想获取证据 , 必须需要他们身边人的协助 。
于是 , 国家安全部门找到了一个名叫英若诚的年轻人 , 请他帮忙调查 。
说起英若诚 , 就不得不提起英氏家族 , 这个家族的崛起堪称奇迹 。
英若诚的祖父英敛之 , 原本是个靠摇煤球为生的满族正红旗破落子弟 , 差点被一个道士忽悠去学算命 , 后来有个学问出众的老先生出面制止 , 老先生让他做了自己的书童 。
后来 , 老先生被一户爱新觉罗氏的后裔请去教书 , 英敛之自然也跟着一起去 。
时间长了 , 书童和格格互生好感 , 等主人家发现时 , 生米早已煮成熟饭 。
英敛之就这样“攀上高枝” , 成了爱新觉罗家的女婿 。
后来 , 英敛之创办了《大公报》、辅仁大学和香山孤儿院 , 是英氏家族当之无愧的缔造者 。
【历史故事】多年前美间谍夫妇潜伏在清华大学, 被宋丹丹前公公揪出, 结局如何
文章图片
英敛之
英敛之有个儿子叫英千里(就是英若诚的父亲) , 他聪慧过人 , 是个语言天才 , 12岁去剑桥大学读书 , 24岁回国 , 担任辅仁大学秘书长兼教授 。
当时 , 蒋介石手下有两个翻译官 , 一个是钱钟书 , 另一个就是英千里 。
蒋介石败退时 , 英千里也被强制接到台湾 , 最终将自己的一生贡献给了教育事业 , 马英九就是他的学生之一 。
英若诚没有给祖父和父亲丢脸 , 他小小年纪便被送到英国剑桥大学读书 , 回国后 , 考入西南联大 , 后来又转入清华大学继续攻读 。
也正是在清华大学深造期间 , 年纪轻轻的英若诚认识了李克、李又安 。
1950年 , 工作人员找到英若诚和他的妻子吴世良 , 希望两人能不动声色地和李克夫妇多加接触 , 帮忙找出他们犯罪的证据 。
英若诚很爽快地答应了 。
此后 , 英若诚开始频繁和李克夫妇接触 , 并在一次次与他们的谈话中 , 掌握了这对夫妇的犯罪证据 。
1951年7月 , 在英若诚的大力协助下 , 李克夫妇从事间谍的罪证终于被收集齐全 , 国家安全部门果断地将这对间谍夫妇抓捕到案 。
【历史故事】多年前美间谍夫妇潜伏在清华大学, 被宋丹丹前公公揪出, 结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