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文社■为何军队实力越来越弱?这样的国家神仙难救,宋朝改革了武举制度

众所周知 , 宋太祖赵匡胤是通过“陈桥兵变”登临了帝位 。
后来 , 或许是出于稳定政权的考虑 , 亦或是害怕后人效仿自己夺权 , 黄袍加身后的赵匡胤 , 极力要求中央集权 , 并借机推出了一系列削减地方权力的政策 。 因为 , 统治者长期出于安逸骄纵的生活状态 , 使得宋朝的军事力量渐渐衰颓 , 民间甚至流传着“业无可采 , 上马则陨”的说法 。
可是 , 鲜有人知的是 , 即使军事力量如此薄弱 , 宋初的几位君王却也经过了一番努力 。 他们也曾立志要改变宋朝疲弱的军事情况 , 譬如:宋太祖曾改用唐代的武举制度选拔武将 。 可是 , 即便如此 , 宋朝的武举制度建设却依旧不尽如人意 。
山川文社■为何军队实力越来越弱?这样的国家神仙难救,宋朝改革了武举制度
文章图片
那么 ,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根据史书记载 , 武举制度建立于唐代 , 这一制度在当时并不受重视 。 宋太祖建立宋朝后 , 因国家各项管理结构都渴望人才 , 便大行科举和武举考试 。 除此之外 , 他还命地方官员在民间寻找武艺高强的人 , 并将其带到都城殿试 。 可这些官吏们经过一系列考核只筛选出三百多人 , 且最终没有一人符合皇帝要求 。
从表面来看 , 宋太祖此举似乎打破了封建社会所谓的阶级限制 , 给了民间才子一次逆天改命的机会 。 可实际上 , 这样的选拔机制却如同魏晋时期推行的九品中正制一般 , 浪费有限的人力资源 。 因为 , 推荐和选拔武将的权力仍旧掌握在少数官员手中 , 其中可暗箱操作的地方太多 , 故选拔结果注定是不公正的 。
后来 , 宋仁宗登基之后 , 建立了一个专门培养军事人才的机构——武学 。 正是从那时开始 , 宋朝的武举渐渐有了规范的教学模式 , 使得武学建设逐步走向了正轨 。
相传 , 宋仁宗还会亲自对武举举人进行殿试 , 考察举人的弓马射艺 。
山川文社■为何军队实力越来越弱?这样的国家神仙难救,宋朝改革了武举制度
文章图片
自宋朝恢复武举制度以来 , 共出现了约七十七科武举考试内容 。
这其中 , 不仅包括武举人应必备的武术技艺 , 还囊括了大量的武术理论——策论 。 由此 , 也可看出 , 宋朝皇帝虽然重拾了武举 , 可是 , 社会大环境却依旧是“重文轻武” 。
此外 , 宋代武举制的完善对宋朝自身和后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这不仅提升了宋代武状元和武举人的文化水平 , 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武术理论的发展 。
客观来说 , 这种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第一点 , 宋朝系统化的武举制度为后世选拔人才奠定了基础 。 根据相关史籍记载 , 宋朝的武举考试主要分为解试、省试和殿试三级测评 。 其中 , 殿试是前朝武举制度从未有过的 。 在宋代 , 武举子会在每年六月到兵部登记报名 , 并于当年的八月进行解试 。
解试分为武术和文章两个科目 , 考生通过之后还需参加省试 。 每年三月到五月 , 皇帝会亲自对通过省试的举人进行殿试 , 经过策论考察后 , 皇帝便会选出当年的武状元 。
山川文社■为何军队实力越来越弱?这样的国家神仙难救,宋朝改革了武举制度
文章图片
第二点 , 宋朝首创了针对武举的专门学校 。 为了更好的培养军事人才 , 宋朝统治者首次建立了专门培养武官的机构——武学 , 这种机构有些类似于现今的军事学校 。 虽然 , 当时建立的武学规模不大 , 且存续时间较短 , 但是 , 其无疑对封建国家培养武术人才具有积极意义 。
第三点 , 宋朝开创了“文武并重”的武举制度 。 与前朝不同的是 , 宋朝的武举考试结合了武术和文化 。 考官不仅会考察武举人的武艺水平 , 还会测试其武术理论 。 可以说 , 这种武举制度不仅为国家选拔出了大量德才兼备的武将 , 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宋帝国抵御外来入侵的能力 。
自唐灭以来 , 宋廷便一直存在“尚文抑武”的现象 。 虽然 , 宋初几位帝王恢复了武举制度 , 且颁布了一系列培养武术人才的措施 , 可是 , 武将在朝中的地位却依旧十分低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