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主」骂过前任,现在想道歉( 二 )


文章图片
没错,这部电影从始至终,都是以男主的视角展开的。
女孩在这份感情中付出了什么,她有什么苦衷?
无从得知。
影片里,男主失恋后拉着其他人倾诉,对方先问了一个问题:
“她从没骗过你吧?她利用过你吗?她事先讲没讲过她不想交男朋友?”

文章图片
女孩说过,而且一开始就讲得很清楚——父母失败的婚姻,让她对感情失去信心。
为什么之后又主动接近男主?
无论如何都绕不过一个因素——喜欢。
重看这段感情,会发现每一次关系的进展,都是由女孩推动的。
相遇第4天,女孩在电梯主动搭讪,男主戴着耳机,态度冷淡;
相遇第22天,朋友替男主向女孩表白,女孩试探性地问他,他一再否认;
嘴上爱得要死要活的男主,一到关键时刻,就畏畏缩缩。
反而是女孩,明明对感情心存恐惧,却往前走了一步,又一步。
后来,两人为什么分手?
一些细节,可见端倪。
那天,两人一起看电影,女孩被荧幕上的情侣感动得热泪盈眶,男主却只是奇怪。
她怎么会哭?
一个不相信爱情的人,为什么会被其他爱情感动?
男主不知道,也懒得细想。

文章图片
又一次,在酒馆约会,女孩拒绝了一个陌生人的搭讪。
那人吃了闭门羹后,不屑地瞥了一眼女孩身边的人:“这人就是你男友?”
男主听到这话,立刻站了起来,一拳头打了过去……
此时,坐在旁边的女孩既尴尬又失望。

文章图片
失望于他幼稚的心性。
男主可以为无关紧要的小事怒发冲冠,却听不见身边人的声音。
女孩也曾倾诉过自己的心事。
一天清晨,她主动谈起昨晚的噩梦,那关联着她内心深处的恐惧。
男主听到了,却只是沾沾自喜:“哈,她从没告诉过别人。”
在男主看来,自己是不断付出的那一方。
对女孩来说,她何尝不是走得最累的那个。
影片结尾,女孩一句话道出了真相。
“原来我对你,从来就没有信心。”
她不是不想恋爱,只是在等一个人,把她从对爱情的恐惧中拉出来。
终究,这个人,不是男主。

文章图片
一个披着爱情外衣的成长故事
每次看完《和莎莫的500天》,都会忍不住叹气。
【 「男主」骂过前任,现在想道歉】本来,两人都有无数次的机会,把这份爱情往回拉一点点。
如果那次争吵后,有一个人敢坦承爱意;

文章图片
如果女孩为发脾气而道歉时,能把自己的不安感全盘托出;

文章图片
如果两人分手的时候,男主坚持要做她的男朋友;

文章图片
可惜,没有如果。
比利时作家埃丝特·佩瑞尔在《亲密陷阱》中写道:
“亲密主要是一个对话的过程,它涉及自我揭露,还有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分享我们最个人和私人的东西——我们的感受。”
把这段感情掰开揉碎,会发现它缺少一个关键环节:
深度交流

影片里,两人都不乏委屈不甘的时刻。
他们却不约而同地把这份委屈掩埋,转化为愤怒、冷暴力,施加给对方。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