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纳设计■城市规划设计的重生之路,后疫时代

导言:有了2003非典的前车之鉴 , 为何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危害还这么大?
突然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 , 让中国乃至全球诸多城市重新审视起危机状态下的城市医疗救治体系、公共卫生体系乃至城市规划与建设 。 直面疫情 , 作为全球领先的规划设计机构 , 思纳设计股份对疫情带来的问题进行了汇总与思考 , 重新诊断城市“健康” , 从当下危机所引发的需求出发 , 探索后疫时代 , 城市规划设计的重生之路 , 以期为后续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稳步开展提供全新的解决思路 。
思纳设计■城市规划设计的重生之路,后疫时代
文章图片
新需求:疫情下 , 城市设计面临新形势
疫情的冲击 , 暴露了我国在规划设计及城市管理方面的不足:城市安全风险评估不足 , 武汉封城之前500万人口外流;城市规划缺乏应急和预留用地 , 火神山医院仓促选址建设;存在重城市轻乡村现象 , 随着疫情蔓延至乡村 , 对其基础设施、应急管理及疫情期间的物资流动均带来了一定挑战 。
目前我国城市编制的防灾规划大部分都局限在消防、人防、地震、火灾、洪灾和地质灾害等传统灾害方面 , 对传染病灾害防控并不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之列 。 但随着全球一体化发展步伐、城市规模的扩展及人口的高速流动 , 传染病已成为城市面临的重大威胁之一 , 应对传染病等公共卫生安全危机的防疫规划迫在眉睫!此外 , 近年来爆发的各类恶劣天气和环境污染等灾害无一不在告诉我们 , 防灾规划应综合考量多种灾难预防 , 构建全方位综合防灾体系!
思纳设计■城市规划设计的重生之路,后疫时代
文章图片
城市设计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发生变化 。 相对其他行业相比 , 城市规划管理中信息化、数据化趋势相对缓慢 , 但随着城市的扩张、科技水平的提升 , 数据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与日俱增 。 疫情爆发之初 , 网上应用大数据技术 , 分析武汉500万外流人口的去向 , 用以辅助各地实施疫情管控;各互联网公司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 疫情专栏、全国疫情地图、确诊人员路线追踪等 , 在抗击疫情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
思纳设计■城市规划设计的重生之路,后疫时代
文章图片
图源:城市象限公众号
新规划:城市规划设计如何应对后疫时代
每次重大危机事件都会对城市设计提出新的要求 。 思纳设计股份认为传统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规划模式已不再适用 , 面对重大突发危机事件 , 需要更具系统性、前瞻性、战略性的考虑 。 对此 , 思纳设计股份提出了几点应对方式:
全方位构建突发应急事件规划体系
任何灾害都是小概率事件 , 超大城市为小概率事件做100%的准备既不经济也不可持续 。 这就要求规划师树立红线意识、底线思维、极限思维 , 以“平战结合”方式全方位构建突发应急事件规划体系 , 同时提升“平战转换”速率 , 以加强城市应急处置能力 。
以“韧性城市”构建完善备用空间体系
疫情防控过程中 , “火神山”医院和改装而来的应急“方舱”等颇受规划师诟病 , 若在疫情爆发之初 , 这些应急空间事先有准备规划选址、布局及完善配套 , 能在最快时间内“冷启动” , 将能更迅速有效地控制疫情 。 因此 , 应急备用空间体系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
同时与之对应的是“韧性城市”再次回到大众视野 。 “韧性城市”是指城市或城市系统能够化解和抵御外界的冲击 , 保持其主要特征和功能不受明显影响的能力 。 城市韧性的构建更具系统性、长效性 , 是在充分尊重城市系统演变规律前提下的战略部署与策略应对 , 当城市面对突发事件时 , 可实现:事前有所准备、事初有效减轻、事中有力控制、事后迅速恢复 。
以“智慧城市”探索城市设计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