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历史』电信巨头覆灭与重生

信息产业是当今人类诸多产业之中的红火产业 , 其中最具竞争力的从业公司 , 大都出自于美国 , 从智能手机到连通全球的互联网 , 美国公司都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
这种竞争力是从哪里来的?
且看一家经历了百余年高低起伏 , 从“业界恐龙”沦落到“业界乌龟” , 几经蹉跎 , 濒临破灭 , 又缓缓回升活过来的美国老牌信息产业公司 , 一路行来的那些故事 , 或许能有一个答案 。
其名曰:美国电话电报公司 。
『荟聚历史』电信巨头覆灭与重生
文章图片
貝尔的电话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之诞生 , 与一位名垂青史的发明家关系密切 , 甚至可以说 , 此人即为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之父——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AlexanderGrahamBell) 。
贝尔先生出生于1847年 , 地点在苏格兰 , 也就是说 , 他是一个英国人 。 那一年 , 大洋彼岸的美国也有一位后来成为伟大发明家的人物来到世上 , 其名为爱迪生 。
与爱迪生所处之贫寒家庭不同的是 , 贝尔先生不仅家境殷实 , 而且颇有文化底蕴 , 祖父是著名演员、学者、演讲达人 , 父亲是闻名四方的语音学大师 , 母亲则是一位功力不凡的画家 。 故而虽然他同爱迪生一样 , 自幼便对照本宣科的学校教育不感兴趣 , 但却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 , 特别是语音学方面的训练 , 对他后来的发明生涯影响至深 。
他十六岁那年 , 曾随父亲去一位贵族兼发明家——查尔斯·惠特斯顿爵士家做客 , 后者搬出其最新发明的“说话盒子” , 由一套复杂机械装置构成 , 能模仿人的发声器官 , 吐出几个简单的音节 。 此物对贝尔启发甚大 , 加上他从父亲那里所传承而来的语音学背景 , 心中便有了要发明一种能说话 , 而且能说“人话”之机器的雄心壮志 。
早在他从惠特斯顿爵士家中返回不到一个月 , 他就开始以实际行动去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 , 先做出一个粗糙的“说话盒子”来 , 结果嘛 , 自然是并不成功 。 他意识到自己可能需要先进行大量的学习 , 打牢基础 , 遂从此由“学渣”变“学霸” , 以优异成绩从爱丁堡大学毕业 , 钻研领域甚广 , 包括语音学、电磁学、生理学、解剖学等等 。 对于新兴的电报 , 他也有所接触 , 并成为发烧友一名 。
二十三岁时 , 为避肆虐家乡之瘟疫 , 贝尔全家迁往美国波士顿 。
这是其命运的转折点 。
起初他在一所学校中担当教师 , 以家父所独创的语音法 , 教授有听力障碍的儿童学会说话 。 因为教名出众 , 得以结识两位贵人 。 这两位贵人之中 , 其中一位叫做哈伯特 , 是商人、律师、学校董事长兼专利代理人 , 他后来成了贝尔的岳父;另一位则是腰缠万贯的富贾 , 名叫桑德斯 , 他后来成了贝尔的赞助商 。
有两位贵人相助 , 贝尔便在课余沉浸于电报的世界中 。 他一直未忘要造“说人话机器”之理想 , 但看来要在电报上加以实现 , 不太现实 , 他只有先考虑改进现有电报技术 。 两位贵人都是做生意的行家 , 得知贝尔有意搞新式电报后 , 便决意出钱资助 , 并达成了三人合伙的协议 。
当时电报是新兴热门行业 , 热度与今天去搞移动互联网差不多 , 贝尔只不过是众多投身新行业的年轻人中的一个而已 , 爱迪生也是其中一个 。 但贝尔与其他人 , 包括爱迪生 , 有着显著不同的一点 , 那就是他有深厚的语音学背景 , 又执着于让机器说“人话” , 所以在改进电报的路上 , 他老是跑偏 。
偏着偏着 , 就偏到了电话的路上 。
在一次偶然的实验中 , 贝尔和他的助手 , 成功地将声音化为电流 , 并再度化为声音 。 这也是电话的基本原理 , 他梦寐以求的“说人话机器”之雏形已现 。
然而彼时并非只有他一人有此发现 , 另有一位名为格雷的发明家 , 也在改进电报的过程中 , 突破了“说人话”一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