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梦蜜蜂」乾隆帝专门为它写了八首诗,济南灵岩寺千古之谜“铁袈裟”
中国四大名刹之一的灵岩寺 , 不仅有“海内第一名塑”之称的罗汉像 , 还有一个千古之谜“铁袈裟” , 历代以来 , 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前来探寻 , 乾隆皇帝曾先后为它写了八首诗 , 思考铁袈裟的谜团 。
文章图片
灵岩寺东侧南部的悬崖下 , 有个袈裟泉 , 泉边有一块高2.05米、宽1.94米的巨大铁块 , 因其外形不规则 , 有许多凸起的纹络 , 纵横交织 , 看上去很像僧人的袈裟 , 因此被称为“铁袈裟” 。
【「沉默梦蜜蜂」乾隆帝专门为它写了八首诗,济南灵岩寺千古之谜“铁袈裟”】铁袈裟的历史十分久远 , 早在宋代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 , 灵岩寺住持仁钦曾将“铁袈裟”列为“灵岩十二景” , 并赋诗赞曰:“我佛慈悲铁作衣 , 谁知方便示禅机 。 昔年庾岭家风在 , 直至如今识者稀 。 ”这说明 , “铁袈裟”早在宋代就已经是“识者稀” , 可见其时代之久远 。
文章图片
关于铁袈裟的来历 , 有许多传说 。
第一种传说:“铁袈裟”是法定禅师建寺时就地涌出的 , 清人马大相康熙年间所编《灵岩志》卷一中有“铁袈裟图” , 图侧有文曰:“世传定公建寺时 , 有铁自地涌出 , 高可五六尺 , 重可数千斤 , 天然水田纹 , 与袈裟无异 , 故名 。 ”
第二种传说:“铁袈裟”是达摩遗留的“天赐衲衣” 。 《灵岩志》卷二有记载 , 铁袈裟“在寺东北 , 或云:达摩自西域来 , 面壁九年 , 道成而去 , 弃袈裟于此” 。
清朝“开国儒师”、“清学开山”始祖顾炎武在《山东考古录》“考铁”一文中说 , 济南地区自古就产铁 , 府学文庙的铁牛、灵岩寺的铁袈裟 , 应该是汉代铁官冶铁时的遗留物 。
对于铁袈裟的来历 , 引起了乾隆皇帝的兴趣 , 他曾数次驻跸灵岩 , 专门吟咏“铁袈裟”的诗竟有8首之多 , 可见乾隆帝对铁袈裟的重视 。
在诗中 , 乾隆皇帝认为铁袈裟是铸钟不成留下的铁块 , 这是他在乾隆三十年(1765年)所题:“铸钟弗就袈裟就 , 孰是幻兮孰是常 。 或曰石坚如铁耳 , 难持一切问荣将 。 ”在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他第四次来到灵岩寺的时候 , 再次写诗确认了这种说法:“祖衣作铁底须惊 , 七字因之为定评 。 当是铸钟昔未就 , 袈裟略似故传名 。 ”
在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 , 年届八十的乾隆帝最后一次来灵岩 , 再题“铁袈裟”:“一领净衣那论斤 , 法身披祗当丝纹 。 铸钟想以不成废 , 置此半途徒费勤 。 ”
近年来 , 有考古专家考证后认为 , 所谓的“铁袈裟” , 实际上是一尊形体巨大的力士造像的下半身 。 其左腿直立 , 右腿侧伸 , 腰束带 , 下着战裙 , 腰部以上和膝下皆已残 , 右腿裙下尚残留膝部 。
文章图片
这种论断的依据是唐天宝元年(742年)李邕撰并书的《灵岩寺碑颂并序》中的一段文字记载:“高宗临御之后 , 克永光堂 , 大悲之修 , 舍利之 , 报身之造 , 禅祖之崇 , 山上灯切宇内 , 舍那之构 , 六身铁像 , 次者三躯大金刚增 。 远而望也 , 云霞炳焕于丹霄……”所谓高宗临御 , 指唐高宗李治登皇帝位之后 , 于麟德二年(665年)与皇后武则天封禅泰山并驻跸灵岩一事 。 这段碑文明确记载当时由帝王舍资兴建的一系列建筑与造像 , 最值得注意的是 , 以报身舍那佛为中心的一组造像中 , 有“六身铁像” 。 由“远而望也 , 云霞炳焕于丹霄”一句 , 可知这些造像十分高大 。 那么这块被认为充满玄妙禅机的“铁袈裟” , 很有可能就是当时唐高宗和武后舍资在灵岩寺所铸造的这些高大“六身铁像”的一块残体 。 如果这种推断成立 , 那么 , “铁袈裟”的千古之谜便得以破解 。
- 培坚谈八卦和珅跌倒时为什么不用乾隆给的救命信?,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 闾丘醉冬谁最有文化学识?不是曹操更不是乾隆,历朝历代的皇帝中
- 聚友阁说收藏喜欢收藏字画的乾隆爷共有多少印章?一千多方!佛山市未来名耀
- 『赵国』五阿哥永琪墓被发现,事实证明乾隆太子人选是永琪,传言被证实
- 天涯看点历史但大多数人都会背,乾隆写诗有多差劲?4万首仅1首选入小学课本
- 阿杰谈历史为乾隆连生四子,封皇贵妃,葬帝陵,唯一能与令妃抗衡的女人
- 摄诗文史版最美的不是皇后而是她,画像就卖出1.37亿,乾隆妃子真实画像
- 趣观历史核心原因是功高盖主,乾隆朝第一权臣和珅之死:嘉庆杀他只用10天
- 唐伯虎@乾隆下江南出一上联:洞中泉水流不尽,村姑巧对下联竟成千古绝对
- 历史留痕他都见到了几代人呢?,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乾隆活了8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