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企业保住大单,银行定制方案


「广州日报」企业保住大单,银行定制方案
文章图片
疫情防控期间 , 银行加大对外贸企业的金融支持 。 广州日报全媒体采访人员苏俊杰摄
平安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
【「广州日报」企业保住大单,银行定制方案】“我们公司近期模拟了一些中欧或欧洲的空运成本发现 , 往来欧洲的航线 , 运输成本上涨了至少50% 。 ”全球疫情进一步蔓延 , 我国外贸进出口不稳定性增加 。 面对这种情况 , 外贸企业通过综合运用多种金融工具、货物拼车降成本、“调头”转内销、转移部分产能生产防疫物资等方式渡过难关 。
统计显示 , 目前我国进出口企业数量为641万余家 , 其中 , 广东省拥有的进出口企业最多 , 达182.3万家 。 今年1-2月 , 广州通过海关跨境电商管理平台进出口达到38.1亿元 , 同比增长13.5% , 位居全国第一 。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采访人员赵方圆、林晓丽、陈丽莉
案例一:资金周转有问题 , 大单差点“泡汤”
广州加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药品、医疗用品批发进出口贸易企业 。 全球疫情暴发后 , 国外对医疗物资需求剧增 , 加泰公司计划扩大采购 , 却因资金周转问题差点丢失了千万元订单 。
加泰公司董事长吴鑫欣告诉采访人员 , 一直以来 , 国外采购商习惯使用信用证方式结算 , 且在向上游订货时 , 仅需预付10%至30%的定金 。 但是疫情之下 , 口罩等医疗用品成为紧俏物资 , 国内生产工厂要求全额预付 , 不愿接受信用证 , 而国外的采购商也不愿意在未收到货的情况下全额支付 。
“当时非常着急 , 如果让我们公司垫付 , 我们又没有这么多的流动资金;但如果支付方式谈不下来 , 1000万元金额的订单就‘泡汤’了 。 ”吴鑫欣告诉采访人员 , 这时候 , 她想起了一直合作的中国银行 。 没想到 , 中行提供的金融产品服务方案解决了加泰公司的燃眉之急 。
据介绍 , 中行通过为信用证受益方提供融资的方式 , 满足生产工厂的要求 , 并派员亲自到工厂进行方案讲解 , 促成该笔交易顺利完成 。 针对企业的资金缺口 , 中行同时为其提供1000万元贷款支持 , 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 “真的是帮了大忙 , 我们还专门给中行送去了锦旗 。 ”吴鑫欣说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疫情在海外蔓延 , 很多外贸企业受到较大影响 , 多家银行加大了对外贸易企业的金融支持 。 如广州中行在同业中率先与市商务局联合推出“扩内需、稳外需、助企赢”专属金融服务 , 面向广州地区外贸商贸、仓储物流、生活物资保障、医药制造、生物研发等疫情防控重点企业 , 提供包括专属融资通道、专属结算便利、专属保障服务等 。
案例二:货物拼车“出海” , 降低物流成本
海外疫情暴发 , 导致外贸企业出口成本上升 。 一位跨境电商老板告诉采访人员 , 最近几周时间 , 航班每天都在减少 , 空运成本上涨较为明显 。 海运虽然相对便宜 , 但船期太长 。 “我们公司近期模拟了一些中欧或欧洲的空运成本发现 , 往来欧洲的航线 , 运输成本上涨了至少50% 。 ”
对此 , 广州卓志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战略官杨娟告诉采访人员 , 此前公司对跨境电商网购保税商品与一般贸易货物进行了拼车出口 , 实现了不同贸易主体的货物也能拼车 , 能够尽量降低企业“出海”成本 。
也有外贸企业“调转船头” , 开拓国内市场 。 森骏卓越精密模具(深圳)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告诉采访人员 , 公司从前年开始就有出口转内销的转型考量 。 “以前我们的产品是100%对外出口的 , 这两年逐渐开始增加了内销的比重 。 去年内销提升了30% , 未来希望提升至50% 。 ”
分析:外贸短期困难 , 长尾商品出口长期有优势
广州市贸促会副主任张超平表示 , 当前我国出口企业面临的问题 , 已经从此前的到岗率低导致的产量减少 , 转向全球疫情蔓延、工厂大面积停工导致的出口需求下降 。 海外市场在生活必需品和半成品需求大幅下降的同时 , 却出现了抗疫物资供不应求的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