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种树机器人 沙漠种树( 二 )


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产品组装和试验期间,他们经历了空载测试时桶轴意外断裂、图纸和实际工具无法匹配制作等窘境,最终在学校iCenter实验室的不断测试中找到了解决方案,“制图、切割、电焊等新技能都学会了” 。在他们看来,尽管大一刚入学时缺乏专业知识,但“学会借助外力,不断试错,好的产品值得坚持去做” 。
丁恺睿和团队成员也有同样的经历,“我们找到了iCenter的老师,希望获得帮助 。比如,车把下方的两个齿轮就是有经验的老师们建议优化的,我们通过3D打印技术补加了上去,结构上也更加稳定了” 。车锁则是从网上购入常规车锁后,通过切割重组了新的车锁 。
高鸿志也坦言,和团队成员下决心研发沙漠治理机器人时,“专业知识还不太会,需要一边学习一边推进项目” 。在最初的设计中,考虑到当地种植条件,他们把水、营养剂、固体营养等做成树苗保护套,提供树苗前期生长必须的营养,机器人就可以背着“背篓”,伸出机械臂抓取树苗进行种植 。
“从实际出发,机器人只负责种树有些‘浪费’,如果要替代人工种植,那就要渗透整个种植工作的全流程 。比如让结束种树的机器人进行营养剂补充,定期浇水等 。”全新的机械结构、全新的技术,对于一群大学本科生来说,似乎“很难快速实现” 。“靠我们当时的技术,只能让机器人傻傻地动起来,根本达不到期望目标 。了解到飞桨平台上汇聚了很多成熟的深度学习和开源技术,即使我们是初学者,也可以使用平台上的开发套件,快速地把AI感知等技术加以应用,让我们的机器人变得更加智能” 。
高鸿志告诉采访人员,在进行沙漠植物识别功能设置时缺少实际数据,也没办法去沙漠收集 。飞桨平台工作人员帮他们联系到了平台上在甘肃兰州的开发者,借助他们的数据完成了这项重要的AI识别功能 。“目前,这款互联网机器人已经具备种树、养护、避障等功能,并有自己适配的控制系统、AI感知能力和云端数据监测系统” 。他们前后经历了很多版本的更迭,研发了跑通各项功能的小型样机,参与各种创新创业大赛,希望能吸纳评委的建议继续完善 。目前,团队已从最初的4个人发展到了几十人,高鸿志十分感慨,“为了一件我们都认为很有意义的事情,同学们一直在齐心协力地努力” 。
去年下半年,他们将小型样机等比例放大制成实际应用的测试机,在秦皇岛的沙地上开始了新阶段的测试和改进 。他们的下一目标是希望机器人结构更加简洁、运行更加高效,程序上的路径规划更加合理 。

沙漠种树机器人 沙漠种树

文章插图
2020年10月15日,河北秦皇岛某沙滩上,“沙漠治理机器人”项目团队正在进行实地测试 。图为团队成员李佳洛(左一)、赵翔宇(右一上)、高鸿志(右一下) 。
“何同学们”期待产品惠及大众
高鸿志也曾考虑过成立公司进行商业化,但因为沙漠治理具有的公益性和特定区域性,市场需求小,很难达到盈利 。借助学校创业孵化园的扶持和入选百度星辰计划,他们觉得,“目前就是要尽最大努力把产品打磨得更加完善,期待未来投入使用后能够解决更多现实问题” 。
慕明星也很自信地认为,“我们准备长线化进行产品研发,赚取我们的第一桶金” 。
目前,折叠车把自行车和宿舍高效健身洗衣机都在进行外观专利申请 。丁凯睿和团队成员们告诉采访人员,虽然产品还需要继续打磨细节,但他们还是希望探索将折叠车把应用在共享单车上 。慕明星认为,“从关注到身边的问题,到如今推出第一代原型机,尽管我们的产品在制造工艺上还很稚嫩,但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的过程很有成就感” 。第一次戴上领带,走上清华大学第十一届创意大赛大一新生专场的决赛舞台,慕明星觉得,这是他们的“产品发布会”,“我们正在打造第二代产品,相信未来可以不局限于学生宿舍使用,户外、电力缺乏等场景,甚至第三世界国家的民众都可以使用” 。
沙漠种树机器人 沙漠种树

文章插图
10月17日,清华大学第十一届创意大赛决赛现场,“炫酷易停可变锁折叠车把”团队获得金奖 。图为团队成员罗俊林(左二)、李远卓(左三)、丁恺睿(右三)、刘洋(右二)和他们的产品 。
(照片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