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资治通鉴》,“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


读《资治通鉴》,“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
文章插图
“夫事未有不生于微而成于著,圣人之虑远,故能谨其微而治之;众人之识近,故必待其著而后救之。治其微,则用力寡而功多;救其著,则竭力而不能及也。”
读《资治通鉴》,“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
文章插图
没有一件事情不是从微小之处产生而逐渐发展显著的,圣贤有远虑,所以能谨慎对待小的变故并及时处理;常人见识短浅,所以必等弊端闹大才挽救。矫正初起的小错,用力小而收效大,挽救已明显的大害,往往竭尽全力也不能成功。
很有现实意义。很多时候不是人看不见后面的发展情况,而是自己本身就心地不纯,所以纵容与放任,抱着侥幸心理。
履霜,坚冰至。
“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
一个人屡次三番犯错误,结下的仇怨岂能在明处?应该在它没有表现时就提防。
对于一些小事,仍旧要谨慎处理,以免累计成大祸。尽量不逞口舌之快。
“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
想要败坏他,姑且先帮他的忙,想要占有他,姑且先给他点甜头。
城府之深啊。也够狠。网上常有些抱怨人的帖子,跟帖里一致叫好的就是,夸他,让他不知道自己有多熊,迟早有一天会受到大教训。绝大多数网友也只是口舌之快吧。
“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才与德是两回事。才,是指聪明、明察、坚强、果毅。德,是指正直、公道、平和待人。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德才兼备是圣人。无德无才是愚人。德胜过才是君子,才胜过德是小人。
与其得到小人,不如得到愚人。愚人即使作恶,因为不济,也能制服。小人如果作恶,危害更大。有德令人尊敬,有才令人喜爱。人往往对喜爱的人宠信,对尊敬的人疏远,所以才会被才干所蒙蔽而忘了考察他的品德。
读《资治通鉴》,“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
文章插图
“君仁而臣直”,国君仁德,臣子才敢直言。
“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
对一个人,平常多注意和他亲近的人,有钱时注意和他交往的对象,显达时注意他保举的人士,穷困时注意他有所不为的操守,贫贱时注意他不随便谋取的态度。
读《资治通鉴》,“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
文章插图
“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拳,救斗者不搏,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
排解杂乱的纠纷,不能用拳脚去击打,平息殴斗,不能上手去拘持。只能因势利导,乘虚而入。紧张的形势受到阻禁,自然就化解了。
一个字,就是要“稳”,站在局外看才能看出破绽,理清头绪。
读《资治通鉴》,“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
文章插图
张仪太厉害,可惜遇到一个蠢蛋武王。
读《资治通鉴》,“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
文章插图
“夫辩者,别殊类使不相害,序异端使不相乱。抒意通指,明其所谓,使人与知焉,不务相迷也。故胜者不失其所守,不胜者得其所求。”
非常有意思的一篇。
有的人善于义理,有的人善于言辞。言辞胜于义理的,最后必被人折服。辩论是为了分清事物的品类,使人明白所说的事实和道理,而不是用言辞去迷惑人。因此辩论胜利的人不会失去他的立场,失败的人也会获得所求的真知。用言辞来混淆是非,有损于君子行径。
非常耐人寻味的一篇,以后再论。
读《资治通鉴》,“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
文章插图
读《资治通鉴》,“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
文章插图
田单,散布谣言的高手,恁是挽救了一个国家!当初只是一个小城管理市场的小官,不仅带领大家守住了城池,还收复了七十多座失守的城池,迎回了外逃的国君。
厉害人物太多了。
故宫之神思S.E.N.S. - 再见 故宫
读《资治通鉴》,“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
文章插图
(题外话:父亲再牛,有个蠢蛋儿子,也是没用的。看到秦二世死,想到《康熙王朝》里陈道明的一句台词,大意是,朝廷上,什么人都要用,有的人奸诈、贪婪,有的人衷心、耿直。能让手下的人各尽其能才是高手。但是如果自己没有更深的城府,那就等于作茧自缚。争权夺利。历史基本和女人没什么关系,除了说到红颜祸水。故,武则天很威武!男人们能后宫三千,我就不能养几个男宠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