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制造出瑞幸的人:用咖啡讲故事,仓促上市,自曝造假( 二 )


神州之于瑞幸 , 可以说是要人给人要钱给钱 。
而钱治亚以及她的大部分初创团队则“要人给人”的人 , 这也是钱治亚真正走向前台的时刻 。
钱治亚要做的是 , 好好讲一个咖啡市场的故事 , 并在2018年6月、11月和去年4月共融资5.5亿美元 。 这也让钱治亚颇为自信地说出“并不缺钱 , 将持续补贴”的话 。
#界面新闻#制造出瑞幸的人:用咖啡讲故事,仓促上市,自曝造假
本文插图
钱治亚在2019年1月宣布 , 将在杯量和门店数全面超越星巴克
“我出来独立创业 , 陆总(陆正耀)不但投资我们 , 还借钱给我 , 我不擅长资本 , 陆总做董事长可以在战略和资本上帮我们把把关 , 公司现在跑的非常快 , 这样我可以更专注业务和运营 。 ”这是钱治亚在2018年7月接受媒体采访时 , 特意解释了陆正耀和瑞幸咖啡的关系 。
但从前几轮融资路径和投资人与神州系渊源来看 , 瑞幸就是神州系及其投资人的项目之一 , 神州营销的烙印在瑞幸咖啡也得以体现——低价搅局、高开高打策略被灌输至每一个加入瑞幸的工作人员中 。
陆正耀负责找钱 , 钱治亚负责讲故事 , 那么还得有一个人把声量传出去 。
多数消费者对于瑞幸的印象并不是咖啡本身 , 而是在电梯间广告屏、手机微信推送、户外广告牌等看到的瑞幸广告 , 这些无孔不入的广告操盘手杨飞 , 同样来自神州系 。
杨飞的职务是瑞幸咖啡联合创始人、CMO , 他在神州的代表作便是2015年的“beat U”营销案 。 2015年6月 , 神州专车发起一次“Beat U”的营销活动 , 炮轰Uber在安全管理上的缺失 , 强调神州专车的安全属性 。
“beat U”营销引起轩然大波 , 外界除了抨击神州专车风度尽失 , 也引来了有碰瓷之说 。 但在丛林法则之下 , 流量面前 , 是毁是誉无足轻重 , “beat U”营销让那会儿还是网约车的新进入者神州专车迅速获客 。 此案过后 , 杨飞所著的《流量池》一书也成了产品运营的必读书目之一 , 为曝光为刷屏而焦虑的人都想在字里行间一窥奥妙 。
流量营销带来的效果明显 , 在2015年下半年 , 神州专车先后收获了A、B两轮共计8亿美元融资 。
类似的手法也被应用至瑞幸咖啡的营销 。 广告+补贴+快速开店的打法持续到现在 。
瑞幸最初的开店策略 , 紧贴星巴克 , 还将补贴后的瑞幸咖啡价格与星巴克PK后的图片展示给媒体 。 同时通过微信朋友圈转发获取新客或者折扣 , “新客送一杯、买五赠五”的活动持续了半年 , 这样的做法与神州专车早期100送50”的获客手段颇为相似 。
#界面新闻#制造出瑞幸的人:用咖啡讲故事,仓促上市,自曝造假
本文插图
瑞幸咖啡广告页面 。
大肆补贴之后 , 杨飞的流量池理论再次见效 , 招股书显示 , 瑞幸的获得新顾客的获客成本从2018年1季度的103.5元下降至2019年1季度的16.9元 。
不过 , 在更容易获得新客的情况下 , 并不意味着亏损减少 。
界面新闻此前曾报道瑞幸咖啡快速扩张之下 , 高投入的门店投资和补贴为其带来的亏损风险 。 据招股书披露的数据 , 瑞幸咖啡在2018年营业收入约为8.41亿元 , 净亏损为16.19亿元;2019年Q1 , 瑞幸营收为4.79亿元 , 净亏损5.52亿元 。 算下来瑞幸目前的亏损近22亿元 。
在神州专车2016年宣布正式进入专车C2C市场时 , 陆正耀曾说过一句话:共享经济上浮着一层厚厚的泡沫 。
他认定自己是可以拂去泡沫的人 , 但这些泡沫 , 现在趴在瑞幸咖啡的账本上 。
顶着亏损 , 2019年1月 , 钱治亚仍然称 , 瑞幸咖啡要在今年新建2500家门店 , 在年底超越星巴克成为中国最大的连锁咖啡品牌 。
一位曾观察过瑞幸咖啡的投资者向界面新闻分析 , 企业发展的早期快速扩张并不是问题 , 但不管通过快速扩张或者是买流量的方式获得顾客后 , 更为重要的是产品和品牌能否在消费者心中被认可 , 而这些 , 还要依靠产品和服务能力的持续性 , 毕竟这是让消费者进行二次购买的基本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