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表达对自己的不满,第一反应会愤怒

01
排斥vs容纳
因为天性的差异,我们降临到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厌恶,这无可厚非,但是你有没有发现,似乎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却似乎越来越容易去发现自己的生活中充满了厌恶的东西,而越来越难以找到让自己喜欢的东西,我们逐渐感慨生活太无趣了,太苦了,像一个围城一样不自由,似乎仅仅为了让自己开心一些,就要费老鼻子劲,还费力不讨好,好像让欢喜一些,轻松一下,然而一切却是那么的难,那么的难。
我们越来越清楚自己不想要什么,却也越来越难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发现这一点的时候,真的让人很沮丧。想起童年自由烂漫、无拘无束、没心没肺的时光,简直感概一个人怎么可以活成这样。难道大人的世界、成年人的世界就真的意味着是如此束缚、无聊、充满无奈和冰冷的规则吗?
成人的世界跟孩子的世界确实不一样,因为成年人的特征是要学会自我负责,认识到这一点,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但是我想说的是,仅仅意识到这一点,还远远不够,意识到这一点,或许只是让你能适应社会生活,不至于在社会生活中出问题,甚至取得一些小成绩和小成就,但固守这一点突破不了这一点,却也容易让你活的不快乐。
见了那么多人之后,我越来越发现,在这一切现象之后,是我们过多的内化了外界的标准,并且为了获取外界这些看似优越的标准,而逐渐牺牲掉自己的天性导致的。
一句话,我们在生活中过多的使用了排斥原则,而不是容纳原则。
而这导致的后果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深陷于排斥的牢笼,深陷孤独、怀疑与冷漠。我们互相指责,互不信任,相互攀比,相互看不起。
我们每个人都追求优秀和卓越,却让整个的生活陷入竞争和征服,所以我们紧张,我们不放松。
02
当我和世界的关系是建立在恐惧之上
使用“排斥规则”越多的人容易把自己的生活搞得很紧张,不放松,充满压力,
因为在这种人的潜意识里,世界是个战场:
“我必须哪一点足够优秀(好)才有在这里面立足的资本,我的安全感是建立在“我要强(好)”的基础上,为此我必须要不停的进取,上升,我无法停止跟人比较,我害怕被别人比下去,被人比下去会让我很没有安全感。“
这种人很难跟人缔结有亲和力和亲密的关系,因为或许他整个的自信都是建立在自己的优越之上,也或许他只能跟那些不如他的人比较亲和,因为这样的人对他的威胁很少,不会影响他的安全感,所以他防范的神经不用绷的那么紧。
但这种亲和基本是一种有限的亲和,它更像是一种施舍。
潜意识里觉得自己不够好的人会过度使用这一规则,也就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然后在意识层面就会过度补偿:我要比你们都好(强)。
一个人如果在早年习得了人是有高低贵贱之分,人并不平等的观念,那么他一定会过度追求高和贵,而避免让自己陷入低和贱之中。
如果一个人早年曾经处于很弱的位置,他品尝过过多因为弱而带来的卑微凌辱和无助,他长大了就一定会避免让自己处于那种位置。
他需要高高在上。
总是认为自己高人一等的人是没法跟人有真正的亲和力的,因为亲和力意味着人人平等,这意味着需要把自己从优越之处释放出来,敢于承认自己平凡、普通。
把自己当一个“神”一样不食烟火和过于强大的虚化,本质上是因为对这个世界充满排斥,而这种排斥的根源又来在于可能早年遭遇过排斥或者创伤。
所以,对这个世界,即便后来我也是爱它的,但是终归我是不那么信任它的,因为它创伤过我,甚至并不接纳我。
其实把跟世界的关系建立在恐惧之上的人比比皆是。
或许,我们都是曾经被世界伤害过的人,终于有一天,我们获得了权力,有了保护自己的能力,同时也有了伤害别人的权力。
或许,我们也不伤害任何人,但是我们彼此没有信任,我们跟世界隔着距离,也就是跟人隔着距离。
当我们跟人接触的时候,我们会习惯性的看到别人那些让人讨厌的地方,我们会经常表达出对这些特质的不喜欢,我们脸上挂满了不喜欢,却很吝啬的表达我们喜欢什么。
就像我们的心,充满了批判,就越来越少接纳。
所以当我们自以为很善意的指出别人的“不足”之处时,却常常引发别人的反感,没有取得我们想要的结果。
这也是很多人在管理或人际中出现的问题,总是关注别人的缺点,喜欢指出别人的缺点,希望别人改变。
其实关系的秘诀在于:你要别人表现出什么品质,你需要首先信任他能表现出这个品质,然后鼓励他表现这个品质,当他表现出这个品质的时候,及时的赞美他,强化他。
看上去是个很简单的事情,却是两种价值观的不同:前者是选择恐惧,后者是选择信任。
03
当我和世界的关系是建立在信任之上
信任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选择。
因为我写了很多关于原生家庭的文章,所以不想在这里多展开。
很少人有圆满的原生家庭,在成长过程中,有人缺爱,有人缺重视,有人缺认可,有人物质匮乏,有人缺自由......
也许正是这些不圆满塑造了一个个如此不同的我们,也因此让我们养成了不同的性格特征和思维方式。
但是这些性格模式和思维方式不是不可以调整的。尤其是很多东西已经让你痛苦,你却不明所以时,你真的可以学一点心理学来帮助自己。
信任意味着当我跟一个人接触,我会优先关注他的优点,用积极的眼光去看待他,我能看到他的过人之处,因为我敢于把自己跟他放在同一水平,我不害怕自己超不过他而显得暗淡无光,我不害怕自己没有价值感,因为我坚信人人都有独一无二的价值,仅仅是这一点独一无二的价值就没人可比。
我们每个人也都是平等的,因为人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点,仅仅也仅仅在这一点上,我看到了世界上真正的平等。而其他任何的优越之处,不过都是虚幻。
因为人生最大的平等在于人人都有相同的喜怒哀乐,相同的感受。这一点并不会因为你贫穷、富裕,是男是女,你是上层还是下层,是乞丐还是皇帝而改变。
当你不能承认别人的价值点,你也就无法接纳自己,你就会固守着排斥规则,但是虽然你排斥外界成功了,但是你排斥自己也成功了,你在不接纳自己的道路上又进了一步。
所以选择信任别人,也就是选择信任自己,相信我本真的自己足够好,我不需要拼命抱住很多虚幻之物来装饰自己,我踏实的站在大地上。
我不害怕被打败,不害怕出洋相,不害怕别人看不起我,当我觉得哪里做的不好的时候,我是可以提升自己的,而不是拼命维护自己。
当我们把自我看成是一个一成不变的僵化之物,而没有把它看成是一个生命,可以成长的生命时,我们的发展就会受限。
催眠大师斯蒂芬·吉利根说不要像握着一把剑一样握着你的生命,而要像握着一只鸟一样。
04
怎样的信任是合适的
有的人会说不是我不想信任,但这个世界太乱了,没看到前段时间的保姆灭门案吗,太恐怖了。
那么现在来谈一下成熟的信任观,你可以理解我这是种选择:
第一,信任是一种选择,不一定有回报,就是你选择信任了别人,但别人不一定100%回馈给你信任(大部分人是能的),原谅一些人是总有能力没有的,但却不要因为这些影响了你的人生。
当这些人没有反馈给你信任的时候,你是不是也会被他传染,放弃信任,而成为一个不再信任的人?
很多时候我们对人的不信任感就是这么建立的,“一次创伤,终生恐惧”。比如曾经恋爱受伤,就从此再不信任爱情。
遭遇过一次背叛,却让自己终生不幸福,遭遇过一次失败,让自己终生不再敢挑战,是人类常犯的错误。
第二,当你选择信任的时候,是为你自己做,而不是为别人,因为信任能把你从恐惧的牢笼里解放出来,因为你选择了信任,你遇见美和心想事成的概率会大大增加,因为你敢于像世界发出你的喜欢和渴望,那么世界就会有更多的机会来满足你。
这些积极的互动多了,你跟世界的信任感会更加重。你就会更不容易紧张和焦虑,
不要把信任看成一种对别人的施舍,好像给了别人,自己会少些什么,其实大多数情况下,种下信任,就会收获信任,种下我想要的,就会收获想要的,老传递厌恶,就容易收获厌恶。
你给世界信任,世界就反给你信任。
本质上,世界就是你自己。
第三,当你不想要什么的时候,不用老表达不想要,你只需要反向的看看,你想要什么,然后把它表达出来。
也就是表达你的正向渴望。
人际关系的经营也是这个原理。
“我好想要一个整洁的家啊”
“我好想吃你做的饭啊”
“我好想你夸奖我啊”
.......
【为啥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表达对自己的不满,第一反应会愤怒】 而不是这样表达:
“你真懒,你怎么不做饭”
“你整天板着个脸干什么”
“你这里做的不好,你可以那样做”
评判被人和纠正别人都是不信任别人的表现,也不是真的尊重人,真正的尊重是,我知道你现在做了这些,可是我好想要那些啊,我好想你能帮我做那些啊,
它的潜意识含义就是:我觉得你能行,我信任你,我渴望要这些,并且我相信一般情况下,你是会满足我的。
嗯,当你潜意识发出信任的时候,别人一般都能接收到,他们就会真的就满足你。
但当你潜意识发出不信任的时候,别人也能感觉到,他们会逆反,因此他们也就真的越来越懒,越来越板着个脸,越来越做不好,越来越不夸奖你。
■网友的回复
这很正常,很多人都是这样的。你能够认识到这些,是你过后理性思考的结果,而人在面对面交流的时候往往是缺乏理性的,我们的大脑反应往往比嘴巴慢半拍,有研究指出是慢6秒。因此,碰到要生气的时候,你就顿6秒,也许就不生气了,说出来的话就更得体了。话说回来,停顿6秒其实很长,会尴尬,那就通过抱歉的笑一笑、重复对方的话、说歉意的话或者做别的事,把时间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