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M的骗局说的是真的吗

应邀!这篇我看过,我觉得从那里描述的视角也很有参考价值。其实我们在不同的阶段都可能有一定的幻觉幻听等精神病性症状,自知力也会在不同的维度上有区别。解离和分裂有重叠也有区别的。(请不要抠字眼,我指的是说地球是圆的围绕太阳转的疯子,而不是说另外确诊有伤害性的精神病性症状!)我们生活在历史的进程中,进展一直以来很缓慢直到现在这几十年的飞跃。想一下无论是病人还是普通人都是一日三餐吃喝拉撒要生活有交往需要过自己的日子。是被疾病定义还是自身定义自己的生活有区别。对某些人来说那就是骗局,即使被骗了也要记得之后好好生活。题主觉得呢?
■网友的回复
自己没什么资格说些什么,贴上一篇丛中老师的博文:「对《DSM骗局》的回应」(本文写于2013-07-14 00:37:22)最近网上有一个视频采访片子,叫做《DSM的骗局》,朋友推荐我观看。看了之后,我想对这个片子,做一点简单的回应。
我看了《DSM的骗局》,主持人反复说精神科医生给病人贴标签,把很多人拉入精神障碍的圈子里来,乱用药物,骗取钱财,我感到这样的采访和所得出的结论,最多只能算是一家之言吧。我不知道是谁,要制作这样的一部采访片子,拿出来忽悠社会公众,因为这样的采访,不仅不够严谨和专业,而且观点太偏激,有失公正与客观,很可能会误导社会公众。
精神疾病的病理现象是自古以来就客观存在的,在还没有有效治疗的药物之前,精神障碍的分类就已经开始了,那时候对疾病进行分类,并不是为了赚钱。
当脑科学还没有办法弄明白病因的情况下,对疾病进行分类,就只能依靠现象学。对精神障碍进行现象学分类,这是当前精神障碍分类的最为可靠的方法,没有比这更有效、更好的分类学方法了。
现在脑科学发达了,可以做PET了,但是,很多精神疾病的发病原因,仍然无法搞清楚,因为大脑病理改变的细致和复杂程度,超出想象。再者,精神障碍的致病原因,不全只是生物学原因,还有心理因素的参与,比如应激事件、个性等。所以,即使给病人做PET,也不能把这些环境因素和个性因为全都能研究清楚。
精神病人被送来医院就医诊治,往往是被家属送来的,因为家属在送医院之前,就已经发现了病人存在精神活动异常。所以,家人是给病人做出诊断的第一人。
我们医院(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的门诊,每天前来看病的都有上千人,这些人,不是我们要给他们贴标签、扣帽子他们才来的,而是他们自身感到痛苦或家里人觉得他无法适应社会而前来就医的。病人或家人,前来就医,是想要得到医学的帮助的。这是原动力,不是医生邀请他们来的。
精神药物的确是有效的,别管这些服药的人是否被诊断为精神障碍。所以,药物有效,肯定是超过安慰剂效果的。这一点,不用怀疑的。药物在开发过程中,都做过临床试验的。所以,在《骗局》中,主持人说药物的作用没有超过安慰剂效应,这完全是在胡说,是不符合事实、不负责任的。
药物的副作用,的确是一个问题,这是每个药物都存在的问题。好在,现在的药物副作用已经比过去的药物小了很多了。比如,SSRI类的抗抑郁药物,比三环类抗抑郁药的副作用,已经是明显地减少了。希望将来能够研制出具有更好疗效、更小副作用的精神药物。临床医生在使用现有的药物时,也要尽量选择合适的药物,个体化用药,争取疗效达到最优。
关于健康,这是人类的一种理想和追求。跟健康相对的叫做“疾病”,这是二分法,其实还应该三分法,中间多出一个“亚健康”的灰色地带。精神健康,也是人类的理想和追求。所以,人们需要有一个关于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以促进心理健康发展。至于中间的灰色地带,如何划定心理健康,则是人为的,值得商榷的。如果说,DSM的不断扩大,增加了很多类别,这的确是一个问题。究竟我们需要列出多少种“精神障碍”,才能算是对人有益或有帮助?同时还能减少一些因为诊断疾病而造成的伤害?这个分寸需要如何拿捏和把握,值得谨慎探讨。
对病人进行了精神障碍的诊断,并不一定全都要使用药物,有些疾病是可以单独进行心理治疗的。比如,轻度抑郁症,神经症,轻中度的人格障碍等。
总之,《DSM骗局》这样的采访,制作成视频,很容易误导大众。我作为精神科医生,看这个片子,我就不会被忽悠的,只当做是一种媒体人的创意,觉得很幽默风趣。相信这样的宣传片,尽管缺少严谨科学性,毕竟也能引起社会公众对心理健康的重视,能激发人们多一些思考。
附上原文链接:对《DSM骗局》的回应
■网友的回复
是真的。
对照DSM上面每一条疾病从头到尾翻一遍,你能找到“正常人”吗?
或者换个说法,你随便找一个你认识的人,往DSM上面靠,只找出一两个“病”的都算好,多数人至少三个以上。
对照DSM,我是典型的抑郁症+双相,再加轻微焦虑障碍。然而实际上呢?除非你侵犯人身自由把我绑去医院,然后我把你告上法庭对簿公堂。此外,谁都不能拿我怎样!
■网友的回复
在现实生活的各个层面上,“多者愈多”的道理颠扑不破;反过来,“损者愈损”的道理也同样真实可信,发现你内在的力量成功要靠自己
态度决定一切我要成为怎样的人,就能成为怎样的人自己创造想要的一切
:盯住目标、全神贯注
打开“上帝”的锦囊
第八周:思想决定行动
首先改变自己
凡有果,必有因
不要限定自己的思考能力
集中你的能量
【DSM的骗局说的是真的吗】 没什么不能没有梦想拒绝负面思想
洞察力把你的理想视觉化
有渴望、才有希望
吸引力法则:左右生活的终极力量有知才能无畏
不愿“劳心”,就得“劳力”
敢于提出大设想
改造自己的内心世界有舍才有得
告诉自己,你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