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选的专业类教材,为啥不容易读懂
谢邀,按照补充说明中的提问回答。 写教材的人,难道都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不一定。不同作者的文字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如果教材编者本身的文字水平较差,原稿晦涩难懂,即使后期编辑润色也难有大的改观。 文化公司做教材,完全的利益驱动。作者并非一线的老师,搜集大量的同类教材拼凑而成。编写这些教材的目的是什么? 一定有一些教材是教学经验的累积,教学成果的展现。 也不乏其中有一些是有功利目的的。赚取稿费,例如一些用量较大的公共课,每年的版税收入不少;评职称,如果单纯以评职为目的,往往专著较多,一般不对大众发行。教材出版社的编辑能起到什么作用? 编辑是在原稿的基础上编辑、加工、整理的,尽量尊重作者的原稿。通过编辑加工,在版式、文字、语法、标点等方面把关,把差错率减少到万分之一内,但是无法改变全文的行文风格。最后,要说明的是一本教材是否易懂,一方面取决于作者的文字表达能力,一方面取决于读者的理解力,当我们对于专业知识掌握的越来越多的时候,再回头看同样的书时也许感觉会不同。另外,对于专业的教材来说,内容的准确和严谨是第一位的,文字表达的通俗易懂往往放在相对次要的位置。
■网友的回复
居然会被妖。。。谢妖~ 个人感觉,理工类书籍(假定书籍作者专业素养没有问题)比较讲求”信、达、简“,追求文字的理性与逻辑之美——这与我们所学语文”信、达、雅“不一样。正因为缺乏那方面的训练,所以,读那些文字的时候会觉得很深奥枯燥,比如高数里面对极限的定义,看的时候不知所云,老师一讲又懂了,反过来再看文字还是有些模糊,所以会觉得用语有故作高深之嫌……但学完整个高数之后回头看,你会觉得它的描述准确、简练、无可挑剔,极富逻辑之美——不讲求文字的美感与情感,只追求用语的精炼和理性。 或许这正是一种科学的高效率性的体现,所以提问者还是端正心态慢慢去习惯吧,习惯就好了,呵呵~
■网友的回复
不然会有人去听课吗?
■网友的回复
只谈本专业。 数学类的书是用来教课用的,不是用来自学的,这也是逼你去上课。 所以,还拿着那本教材抱着去自学的纯属找死,大学的数学可不想高中,能把你搞死的。 但是,对于真心想学的人来说,图书馆那么多书,同类的书都放在同一个书架上,多去几次就能找到适合自己入门的书。 以数学专业来说,首推美国的翻译版,其次俄罗斯等,排名不分先后,北大的也很有点水平。 有些数学教材书基本上是抄来抄去,甚至不是那个著者写的,他的学生找几本书综合一下也就出版了。 更夸张,我们学的抽象代数,老师给我们的书的作者竟然从来没有教过书,完全是搞科研的,天朝的以科研为纲,教课水平不算作工资高低的指标,也不能指望太多的好老师。 大学,还是上的那句话,大不了自己学。
- 大学中怎样和老师建立友好关系
- 北京哪里点痣好
- 怎样看待合肥某高中学生因为用老师的照片做表情包而被威胁劝退
- 女,二本旅游管理专业毕业,大学毕业在北京小旅行社做旅游销售,未来会咋样?
- 有哪些学好国际法的方法和习惯
- 想去香港浸会读制片专业研究生 以后想留香港拿身份证 看到很多人说香港的生活这样那样 不知道选择对不对
-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统计专业学费
- 关于五岳散人在微博卖胶原蛋白肽与诸位生物、医学等网友的口水战,知乎各位相关领域专业人士咋看
- 专业马拉松选手比赛中咋解决上厕所这个大问题
- 能不能从专业的时尚审美角度分析张杰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