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是直通车』连特斯拉都要上了,为什么还是那么缺?,全球跨界生产呼吸机( 二 )


中国医疗器械电商平台贝登医疗的供应链总监吴传普透露 , 中国所有的呼吸机厂家都已达到了它们的产能极限 , 全部在忙于应对海外需求 。
据姜栋介绍 , BMC怡和嘉业前期呼吸机海外订单主要是集中在意大利 , 然后因疫情蔓延 , 欧洲的法国、英国加上美国等国家的大量订单纷至沓来 。 “我们现在整个国际销售有30到40个人 , 最近一段时间 , 每天关于呼吸机出口海外的询单就有上百个 。 ”
与此同时 , BMC怡和嘉业在跨境电商平台阿里巴巴速卖通上也有相对可观的出口量:近期 , 其在速卖通上平均每天会卖出几十台呼吸机 。
截至目前 , BMC怡和嘉业已向30多个国家发出抗疫产品 , 其中包括呼吸机近2万台、面罩近十万只 , 这些抗疫产品运往包括疫情比较严重的意大利、美国等国家 。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 , 截至3月30日 , 中国呼吸机企业共有992家 , 其中2008、2009年成立的企业数最多 。 在这其中 , 又有90家企业的经营范围含“进出口” , 占比约9% 。
鱼跃医疗目前呼吸机订单已排到4月底 。 日产能从疫情之前的300台 , 提升到极限日产700台以上 。 迈瑞医疗也收到上万台呼吸机海外订单 。
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李凯说:“我们有成千上万的订单在等着交付 。 问题是我们能够多快地生产出这些呼吸机 。 ”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司长许科敏在3月30日透露:“据不完全统计 , 3月19日以来短短10天 , 在保障国内需求的同时 , 已紧急向国外提供有创呼吸机1700多台 , 达到了今年以来提供国内总量的一半 。 ”
同时 , 截至3月29日 , 中国主要呼吸机企业累计向全国供应呼吸机2.7万多台 。
而据姜栋预计 , 在无创呼吸机方面 , 今年国内的产量预计在40至50万台 。
相信 , 这其中会有很大一部分 , “出海”抗“疫” 。
『国是直通车』连特斯拉都要上了,为什么还是那么缺?,全球跨界生产呼吸机
文章图片
大规模“出海”不易
与口罩、防护服等物资 , 呼吸机的制造生产门槛相对较高 , 这使得在短时间的跨界转产、扩大生产并非易事 。
姜栋说:“呼吸机这类产品 , 技术复杂 , 对零部件的可靠性要求高 。 不像口罩 , 防护服 , 耳温枪等产品 , 可以快速组织生产线 。 对于非专业的制造商想跨界一步到位 , 迅速满足市场急需是不现实的 , 并且有巨大的风险 。 ”
以无创呼吸机为例 , 元器件就要好几百个 , 有创呼吸机的元器件更多 , 同时还要考虑硬件设计制造、软件算法 , 而有了样机后还要进行临床测试 , 时间周期很长 。
目前来看 , 确实在全球各地均有企业跨界生产呼吸机 , 但必须得有基础 。 车企在这方面会有先天优势 , 其涡轮增压和电动机设备就是制造呼吸机时最基础的组成部分 。
一部呼吸机的生产 , 硬件和软件都不能出错 , 压力驱动系统、患者回路、过滤器和阀门等任何一个零部件发生故障 , 整个机器就无法运转;算法作为呼吸机的“大脑” , 需要不断优化才能达到最优状态 。
此外 , 除生产线准备时间长、技术壁垒有待突破外 , 车企转产呼吸机还可能面临供应链环节问题 。 据《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报道 , 制造呼吸机所需的专有材料 , 以及专业的生产人员 , “这些都不是特斯拉或SpaceX工厂能够立即获得的” 。
要造出一台呼吸机 , 其供应链较为复杂 。 以BMC怡和嘉业生产的呼吸机为例 , 其产品供应链上就有好几十家企业 , 需要共同协作 。
有了呼吸机 , 要想“出海” , 也得先拿下“通行证” 。
在国内 , 医疗器械产品上市前的注册审批环节是所有新产品必须经历的 , 经营呼吸机生产企业需要获得《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 。
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三部门在3月31日发出联合公告 , 自4月1日起 , 出口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呼吸机、红外体温计的企业向海关报关时 , 须提供书面或电子声明 , 承诺出口产品已取得我国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 , 符合进口国(地区)的质量标准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