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家号]车内安全碰撞也很「要命」(下),别只关注车外安全碰撞


[车家号]车内安全碰撞也很「要命」(下),别只关注车外安全碰撞
文章图片
当我们对内饰小细节的处理不太理解 , 可以尝试用安全角度来解释 。
上篇我们聊到了座椅和车门内饰板 , 大家已经发现了 , 这些零部件的安全性虽然平时不太关注 , 但也同样重要 。 今天我们会接着聊聊仪表板和副仪表板的安全性 , 有意思的是 , 在C-IASI、NCAP等碰撞测试中也有相关的技术指标与他们有关 。
不仅是好看 , 仪表板安全不可忽视
说到仪表板 , 不太关注汽车产品的朋友可能会不清楚指的是啥 , 因此我们先来认识仪表板这个零部件 。
[车家号]车内安全碰撞也很「要命」(下),别只关注车外安全碰撞
文章图片
上图方框部分就是仪表板 , 大家也习惯叫它中控台 。 这部分是汽车上集成度最高的区域 , 像安全气囊、转向系统、空调系统、多媒体系统、储物箱等都与之相关 。
为了避免人头部与仪表板发生激烈撞击 , 工程师分别在方向盘中间区域和仪表板副驾驶位前方安装了安全气囊 。 不过受成本限制 , 副仪表板安全气囊并不是所有车型都配置的;又或者因为未系安全带 , 副驾驶乘员依然有可能与仪表板发生碰撞 。
[车家号]车内安全碰撞也很「要命」(下),别只关注车外安全碰撞
文章图片
因为这些原因 , 工程师设计了仪表板头碰测试 。 像GB11552(国标)和ECER21(欧标)都明确了关于头部碰撞的相关法规 。
具体做法是用模拟锤头以24.1km/h速度撞击仪表板(副驾驶位区域) , 来观察仪表板是否会出现凹陷或碎裂 , 导致尖角、棱边刺伤乘员头部 。 同时还要需要满足头部的减速度超过80g的持续时间不超过3ms 。
[车家号]车内安全碰撞也很「要命」(下),别只关注车外安全碰撞
文章图片
这些数据是怎么理解呢?
锤击速度24.1km/h , 大概就是快速骑着山地自行车头部撞击墙面的效果 。 减速度超过80g的持续时间不超过3ms , 可以理解为希望能够快速吸能 , 不要出现硬碰硬(越是硬碰硬 , 大力撞击的持续时间越长) 。
比如下图这种测试结果就比较理想 , 没有出现减速度超过80g的时候 , 并且超过53g的时间控制在4ms左右 。
[车家号]车内安全碰撞也很「要命」(下),别只关注车外安全碰撞
文章图片
通常来说 , 软质材质包覆、尽量少的突出物是比较合理的仪表板设计 。 不过因为成本原因以及运动型内饰开始流行 , 像下图这种设计风格的内饰也会存在 。 并不是说这种设计的安全防护就无解了 , 安全气囊可以很大解决此问题 , 又或者通过结构改进、座椅及安全带装置改进 , 也能有一定缓解 。
[车家号]车内安全碰撞也很「要命」(下),别只关注车外安全碰撞
文章图片
说到尖锐物 , 某些企标中还会要求头碰过程中 , 手套箱和仪表板表面的储物盒都不能打开 。 为的就是避免打开后的尖锐物伤害腿部 , 并且压缩了逃生空间 。 像下图就是头碰测试的实际效果图 , 虽然手套箱有轻微的开启 , 但整体是比较理想的 。
[车家号]车内安全碰撞也很「要命」(下),别只关注车外安全碰撞
文章图片
消费者平时没机会见到此类测试结果 , 但大家可以在看到碰撞事故时稍加留意 , 如果手套箱被撞开 , 就要注意了 。
你有重视腿部保护吗?
我们平时看汽车碰撞 , 最先关注车身损坏程度 , 再就是安全气囊有没有正常打开 。 但其实腿部挫伤也时有发生 , 甚至还可能造成交叉韧带撕裂 。
[车家号]车内安全碰撞也很「要命」(下),别只关注车外安全碰撞
文章图片
为了避免此问题 , 像C-IASI、C-NCAP等测试机构都会对假人腿部进行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