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从革职知县到福建总督 姚启圣是怎么做到的
康熙皇帝手下有不少能臣,姚启圣就是其中之一。姚启圣的一生,堪称传奇。姚启圣,字熙止,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生于1624年。1644年,清军入关,平定了江南。姚启圣为躲避战乱,前往通州。不料,他在通州时被当地土豪侮辱。姚启圣有仇必报,当即投靠了清军,被委任为通州知州。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姚启圣马上派人抓住那名土豪,将他杖毙。
文章图片
随后,姚启圣连官都不做了,离开通州,回到家乡。清朝入关之初,到处兵荒马乱。一天,姚启圣在郊游时,发现两名士兵抢劫一名女子。姚启圣身上没有携带武器,显然打不过这两名士兵。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上前去假意好言相劝,趁两名士兵放松警惕之际,抢过他们的佩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他们杀死。姚启圣好事做到底,将那名女子送回家。其实,姚启圣从本质上还是一名读圣贤书的书生。匡扶正义、打抱不平之类的事情,只是他的业余爱好。1663年,姚启圣参加了乡试,名列第一,被任命为广东香山知县,正式步入官场。【 「康熙皇帝」从革职知县到福建总督 姚启圣是怎么做到的】
文章图片
既然当了官,就应该严格按照官场规则,好好地干吧。但姚启圣偏不,他偏要折腾一番。清朝顺治年间,为了削弱、消灭郑成功等抗清力量,在沿海省份实施“海禁”政策,“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还颁布“迁界令”,强令东南沿海居民内迁30——50里。“海禁”和“迁界令”,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郑成功政权,但也使得沿海地区田园荒芜、百姓流离失所,备受抨击。顺治后期和康熙初期,朝廷执行“海禁”和“迁界令”的力度没有那么大了。部分地方官员甚至悄悄地开边展界,允许沿海居民回乡复业。
文章图片
比如姚启圣。姚启圣在浙江沿海一带长大,当然深知“海禁”的危害。他当了香山知县没多久,就擅自开放“海禁”。这下惹麻烦了,有人以此为由弹劾他,他被朝廷革除职务,丢了乌纱帽。当然,姚启圣还年轻,还有很多机会复出。1673年,“三藩之乱” 爆发。靖南王耿精忠在福建起兵,响应吴三桂,挥军进入浙江。康熙皇帝命康亲王杰书率兵讨伐耿精忠。姚启圣觉得机会来了,募集了几百名士兵,前往投靠杰书。
文章图片
在平定“三藩之乱”中,姚启圣淋漓尽致地发挥了他的军事才能,多次挫败耿精忠军队,逼迫耿精忠第二次投降清廷。此外,姚启圣还劝降了吴三桂麾下将军韩大任,收复了3000降卒。1677年,姚启圣因功被晋封为福建总督,位居封疆大吏之列。康熙皇帝将姚启圣任命为福建总督,目的是为了进攻台湾。姚启圣不负重任,于1680年派遣军队攻克海澄,并渡海收复了金门、厦门两地,迫使郑经退守澎湖。至此,台湾已经成为一座孤岛。
文章图片
姚启圣因功,被授兵部尚书衔、少保兼太子太保、右都御史。1683年,施琅率领大军攻克台湾,姚启圣配合施琅的军事行动,助了一臂之力。可是,台湾收复后,施琅及其以下将领均得到嘉奖,只有姚启圣功高不赏,没有得到任何嘉奖。姚启圣郁郁寡欢,不久便病逝于福州。当时,姚启圣因为修造船舶、军械,还欠了4.7万两银子帑金,朝廷在商议此事时表示要向姚启圣进行追缴。康熙皇帝考虑到姚启圣劳苦功高,总不能死了还欠一屁股债吧,便赦免了这笔债务。还真是皇恩浩荡呢。【参考资料:《清史稿 姚启圣传》等】
- 旅行百事通▲因为明朝的崇祯皇帝,成为热门景区,北京城内的“小山丘”
- 【广安县】中国最后一位皇帝, 1985年在四川登基, 入狱后仍自称皇帝
- 老农@雍正皇帝赏赐老农八品顶戴到底是怎么回事?
- 税收:古代没有银行,没有支付宝,那么皇帝如何向官员们发放工资呢
- 「石斛」此草尤为“娇气”,只生于悬崖和树干,价格珍贵,是公认的皇帝草
- 『人称』人称“草中皇帝”,种1次可连续采收8年,亩产20吨,比种粮强
- 『历经』一张古代地图,历经三位皇帝才画成,到底为什么需要这么精细
- [病逝]清朝官员贪万两并弃城而逃,革职后病逝,县官来吊唁8年后升大员
- 冷兵器研究所@还让溥仪当皇帝?看他退位后的表现就懂了,日本为何建立伪满洲国
- 冷兵器研究所:后者只问了一句话,就立刻同意,土肥原请溥仪去伪满洲国当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