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养老]农民以前“养儿防老”,现在却“怕儿养老”,背后的原因太现实

“多个儿子多条路”、“女儿嫁人就是泼出去的水”,以前这些话语在农村经常听到,背后无不反映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重男轻女。为啥农民会有这种重男轻女的思想呢?因为农民认为女儿是别人家的人,自己老了之后,还是只能靠儿子来养活。因此在农村“养儿防老”的观念一直存在着。

文章图片
【 [父母的养老]农民以前“养儿防老”,现在却“怕儿养老”,背后的原因太现实】农民养老靠儿子,这是千百年以来的传统,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农民发现养儿也并不一定能防老了。
首先,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农二代都选择去城市打拼,挣到钱了在城里买房安家,自此之后回到村里父母身边的日子就少了很多,更不可能日日守候在父母身边嘘寒问暖,农村多得是“空巢老人。从这一点上来讲,父母的养老,多半还是靠自己,只有在身体完全不能动弹的时候,可能子女才会照顾一二。

文章图片
其次,儿子连自己的日子都自顾不暇了,没时间,也没钱为父母养老。很多年轻人感叹压力大,确实,在城市居住,生活开销较农村要大得多,另外还要还车贷、房贷等,如果儿子也有了孩子,那花费在孩子身上的钱更不是一笔小数目,哪里还时间和金钱管父母的养老呢?

文章图片
基于这些现状,父母心里对于“养儿防老”也有了新的一层认识,以前父母是靠儿养老,现在却有人说“怕儿养老”,到底在怕什么?
一怕儿子为了给自己养老而拖垮家庭
上面已经说过了,年轻人面对的生活的压力其实很大,甚至远远比父母想象中大的多,即便月入一万元,也不一定能存上钱。特别是当父母生重病或者瘫痪的时候,如果养老的担子全压在儿子身上,势必会拖垮儿子的家庭。

文章图片
在村上这样的例子并不少,以前儿子和儿媳都有工作,一个月也勉强能过得去,可是当父母生病了,就必须有一个人辞职在家全程照顾,家里的开销增加了不少,可收入却减少了一半,几个月还好,要是过上三五年,儿子的家庭难保不被拖垮了。
二怕儿子“假孝心”、“假养老”
有些人养老只是“口头上”,表面上嘘寒问暖,关怀备至,在外人面前尤其如此。实际上却对父母的需求充耳不闻,父母有病了不送医,父母没钱了,也不会主动给钱。这其实就是“假孝心”、“假养老”。而父母这个时候却是有口难言,如果说出去,别人会说自己事儿多,挑刺。如果不说,可能父母在一大把年纪了,也要想办法挣钱养活自己。

文章图片
三怕儿子看似养老,实则借此敛财
在农村,这种情况也不少见,父母60大寿要大办、80大寿也要大办,父母生病住院也要收礼。这些借着父母的“名义”,收的礼却装进了儿子的腰包,实际上,对于父母的养老,很多人却并没有真的尽到自己应尽的义务。看似是对父母有孝心,实际上是借此敛财。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