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祭祖日,不管贫富,5种“寒食”别忘了吃,老传统不能丢

导语:清明节祭祖日,不管贫富,5种“寒食”别忘了吃,老传统不能丢,寓意一年都顺顺利利,幸福安康!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时间飞快,转眼间就到了我国传统的四大祭祖日之一清明节,清明节也叫踏春节、祭祖节、三月节,在我们这里也叫“寒食节”,正如白居易诗中所写“何处难忘酒,朱门美少年,春分花发后,寒食月明前”。细雨霏霏的四月,润湿了万物,我们怀念祖辈,也珍惜当下,清明节有很多的习俗,而食“寒食”就是重要的风俗之一,因此清明节祭祖日,不管贫富,5种“寒食”别忘了吃,老传统别丢了。
清明节祭祖日,不管贫富,5种“寒食”别忘了吃,老传统不能丢
文章插图
所谓“清明”就是指大自然的清洁而明净,也是人们自古以来就追求的美好境界,所以清明也有很多的活动,比如祭祖、踏青、郊游等一系列享受春天洁净美好的气氛,老话说“民以食为天”,这么大的节日吃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清明节食“寒食”,在口舌尝鲜的同时,人们感恩春天的馈赠,亦从心心念念的清明时令美食中,怀想故乡和先人,所以清明节祭祖日,不管贫富,5种“寒食”别忘了吃,老传统别丢了。
清明节祭祖日,不管贫富,5种“寒食”别忘了吃,老传统不能丢
文章插图
第一种“寒食”:饺子
你可别小看饺子这小家伙,什么节假日都离不开它,清明节也不例外,春天是各种野菜上市的季节,清明节就要心智清明、思想清明,所以吃的也要清明,那就来一些野菜饺子,不但能表达对祖辈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寓意着一家人团团圆圆,多子多孙。
清明节祭祖日,不管贫富,5种“寒食”别忘了吃,老传统不能丢
文章插图
第二种“寒食”:鸡蛋
据《周礼》记载“仲春以木铎循火禁于国中”的法规,于是百姓熄炊,也就是说清明节要禁火的,而煮鸡蛋是度过禁火期最好的食品,因此清明节前用艾草、红糖、大枣煮鸡蛋,这样煮出的鸡蛋色泽红亮、香味十足。另外艾草还有驱寒的作用,女性朋友吃了艾草煮的鸡蛋,可以赶走身上的寒气,不会痛经,因此民间清明吃鸡蛋,寓意一整年都有好身体。
清明节祭祖日,不管贫富,5种“寒食”别忘了吃,老传统不能丢
文章插图
第三种“寒食”:蒸面燕
蒸面燕是我们胶东的风俗,我们这里也叫饽饽鸡,一般清明节前,家里的老人都会用面捏成鸟或燕子的形状,放到蒸锅里蒸,蒸好后在面燕的身体上画上好看的花纹,点上鲜亮的眼睛,面燕就做好了,蒸面燕寓意迎接美好的春天,剩下的日子都幸福安康,好运连连。
清明节祭祖日,不管贫富,5种“寒食”别忘了吃,老传统不能丢
文章插图
第四种“寒食”:青团
青团是南方的美食,但是现在在北方也开始流行起来,青团又叫做艾叶粑粑或艾草糕,顾名思义就是用艾草和面做出的糕点,新鲜的艾草焯水后打成汁,取糯米粉内加入白糖,然后用艾草汁和面,为了均衡营养,增加口感,同时也使得青团光亮晶莹,我们要加入用热水和好的澄粉面团,然后二者揉和在一起,加入食用油,目的是不粘手和增加面团的延展性,包入豆沙或莲蓉等馅料,轻轻咬一口,甜滋滋的,一点也不腻,嘴里飘着清淡悠长的青草气息。青团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寓意新的一年团团圆圆,幸福安康。
清明节祭祖日,不管贫富,5种“寒食”别忘了吃,老传统不能丢
文章插图
第五种“寒食”:馓子
馓子谐音“散”就是把不好的东西都散出去的意思,所以清明一般都用馓子做祭祀品,另外馓子比较好拿,不怕坏,所以祭祀后仍然可以拿回来食用。馓子是一种油炸食品,看起来色泽金黄,吃起来口感酥脆,而且南北方也不大一样,一般南方的馓子比较精巧细致,多以江米为主,而北方的馓子则像北方人性格,一般都大方洒脱,主要以麦面为主。清明节吃馓子,寓意霉运远走,一年都顺顺利利。
清明节祭祖日,不管贫富,5种“寒食”别忘了吃,老传统不能丢
文章插图
人间至味是清欢,清明吃寒食,传承食俗皆因其思乡。清明将至,吃上一口心心念念的家乡味儿,愿家家皆安康,事事皆清明。清明节祭祖日,不管贫富,5种“寒食”别忘了吃,老传统别丢了,您的家乡清明节有什么习俗?我是晓峰,喜欢晓峰分享的美食,不要忘记关注吃货峰子哦!
清明节祭祖日,不管贫富,5种“寒食”别忘了吃,老传统不能丢】本文由吃货峰子原创,欢迎关注与您一起交流,让大家受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