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江伟授权发表
新发现祭祀坑的开挖直播,首先露面的是一个青铜尊,细看其高清晰照片,笔者立即就被原始苯教特征之鲜明之集中震撼到了。
原始苯教四大图腾:神牛、琼鸟、猴眼和蛇形龙,竟然在这个青铜尊上同时出现,这种特殊符号的齐集叠加,已经锁定了古蜀国统治者的民族背景和来源地!
文化特征如此典型鲜明,其实已经把它与西方古文明作了区分界定,古印度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和古埃及文明,都不具备这个特征,拿不出类似的器物,因为这就是原汁原味、没有衰减、没有变形过的原始苯教。
原始苯教曾向西广泛传播,一旦离开青藏高原,就不可避免地要出现某种衰变,不再是原汁原味的了,就像同一物种出现在不同纬度、不同自然环境中,会发生明显变异一样。
文章插图
三星堆新出土青铜尊上的神牛、角鸟、猴眼和蛇形龙,用红线和箭头标示。
1. 四大苯教特征齐集一尊
特征之一是蛇形龙。对此,古藏文写作 ??? (拼音转写shu),正是“蜀”的读音来源。纳西族东巴经称为“署”神,也译作“蘇”,恰好是这些古老汉字的原始本义。
笔者已经指出,华夏文明起源之初的“龙”有两种,一种是蛇形龙,一种是兽形“走龙”,后来在汉文化中,两者结合为一了,但纳西族祭拜的“署”至今还是纯粹蛇形龙。
应知直到吐蕃时代,青藏高原东部还有存在一个叫“孙波”( ?????? shum bo 读作“苏母波”)的大部族,这个藏文的字面含义就是“蛇龙种”(名词后缀-mu表示属性或种类)。
特征之二是神牛。青铜尊四面都饰有牛头,乃是部族首领和君王的形象。因为原始苯教创世故事把牛定为世界本源。基于这种观念,很自然地就会形成“以牛为尊”习俗。
牛首下面各伸出一条头朝下,垂挂于牛口里的浮雕蛇形龙,代表牛吐出的舌头,它在告诉我们,蛇龙是由神牛支配着的。蛇龙与阴刻的鸟翅合起来看,立即又变成一只飞翔的鸟,可以随时飞出去,一击以制敌于死命。这个纹饰在整体上,与商周青铜器上普遍都有的“饕餮纹”是一样的。这种设计的确非常幻妙,手法非常高超。
特征之三是有角“琼”鸟。青铜尊的四角饰的是琼鸟。原始苯教在创造蛇形龙的同时,也创造了可以制服蛇形龙的琼鸟,特点是头上长有野牦牛的角,因此仍然是原始苯教“牛为世界本源”的产物。
有无“角鸟”的存在,就是华夏文明区别于其他古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笔者没有发现古印度文明、美索不达米亚古文明和古埃及文明中有如此神鸟的存在,但在商周礼器中它却广泛出现着的,最为典型的应是殷墟妇好墓出土的所谓“鴞尊”。
这种有角琼鸟的来源地是明白无误的:只有在古羌藏类游牧民族中,才有普遍的祖先为琼鸟卵生的神话故事。嘉绒藏族直接就以“琼布”自称,意为“琼鸟的后裔”。大意是说,开天辟地之初,有“首生二角”的大鹏金翅鸟飞来,落在乌斯藏之琼部,其金角熠熠生辉,与日月相辉映,人莫敢近,待琼鸟飞走后,走近一看,它下有白、黄、黑三枚鸟卵,从中孵出三子,分别成为嘉绒藏族三大部族的首领。
特征之四是猴王之眼,“眨”是也,“監”是也。对此笔者称之为“眼睛崇拜”。华夏古人为表示这种神眼之厉害,总是作夸张造型,或高高凸起成为“纵目”,或把动物和人的整个头部画为一只眼睛。眼睛崇拜是猴祖观念的一种表达方式,因为猕猴是战神的形象。这种猴眼可以长在任何一种动物身上,以表示它已经神灵附体。故青铜尊上的琼鸟、蛇龙、牛首一律都长着这种猴王之眼。
【从新出三星堆青铜尊上的原始苯教形象说起】有人会因而疑问:既然是祖先源出,这样严肃的问题,怎会没个定论?一会儿说是“牦牛种”,一会儿是“蛇龙种”,刚刚在说卵生琼布,忽然又冒出个“猕猴种”来,华夏古人到底是以什么为源出?笔者的回答是,这完全是随机应变的,就看敌人以什么形状出现。
作为现代人,产生这样的疑问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按照逻辑的话,祖先由牛而生,那就不能像鸟了,既然有猴祖观念,就排除祖先是蛇龙的可能性。但问题是,华夏古文明是讲逻辑的吗?不讲的!“逻辑”这个东西是近现代才有的,华夏文化里根本就没有它的立脚之地。古人讲究的是类比和意会,在思维方式上就排斥了逻辑。原始苯教认为定万物有灵,万物皆神,各种灵魂可互相依附,随心所欲地“易”即撮合到一起,从而产生各种神奇的效力,这也与逻辑势不两立。
- 墨戏|这一曲《墨戏》,或许只有她能写出来
- 论文选|陆祖鹤书法论文选《书道之悟》出版
- 世界杰出|烟台市政协委员孙健:要让游客一来烟台,就知道到了国际葡萄酒城
- 遗址|罗马遗址出土谜样的面具,经过研究,发现罗马的戏剧和现代不一样
- m即刻出发,与Max Mara共赴伏尔泰酒馆之约
- 专家们|殷墟大墓曾出土一个鼍鼓,古人制鼓为何不去甲片,让人至今想不通
- 贾雨村出场|骆玉明说红楼 | 人物
- 藏品|《只此青绿》推出行业首款数字藏品纪念票
- 安全意识|吉首:峒河派出所开展“利剑护蕾”法制宣讲
- 只此青绿|《只此青绿》推出行业首款数字藏品纪念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