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网]造机器人造芯后,又跨界医疗,董明珠在布一盘什么局?


[新龙网]造机器人造芯后,又跨界医疗,董明珠在布一盘什么局?
文章图片
整理、撰文|元宋
继造空调、造智能装备、造手机、造新能源汽车、造芯之后 ,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宣布 , 格力电器将在新冠肺炎疫情过后 , 在消费、工业装备两大板块的基础上 , 新增医疗板块 , 拟投资10亿元在医疗设备领域 。 疫情暴发后 , 格力电器先后紧急上线了口罩机、口罩、测温仪等医疗物资/设备 , 今后 , 格力电器还将研发生产“高端医疗设备” 。
[新龙网]造机器人造芯后,又跨界医疗,董明珠在布一盘什么局?
文章图片
董明珠称 , 格力进军医疗设备领域的信心来自于有一支优秀的、年轻的研发队伍 。 格力电器在机械装备、模具领域 , 从不知到知 , 已经能制造出服务于不同行业的机床 。 这一两年格力做装备 , 其实并不赚钱 , 因为研发成本高 , 但是锻炼了一支自主研发的团队 。
出于对“格力电器进军高端医疗设备领域的底气来自于何处”的好奇 , 笔者梳理了格力电器迄今为止的技术成果 , 在整理相关资料的过程中发现:这个成立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空调厂 , 经过30余年发展 , 已经成长为一家多元化、科技型的工业集团 。
目前 , 格力电器旗下已拥有格力、TOSOT、晶弘三大品牌 , 产业覆盖暖通空调(以家用空调、商用空调、冷冻冷藏设备、核电空调、轨道交通空调、光伏空调等为主)、生活电器(以智能装备、数控机床、精密模具、机器人、精密铸造等为主)、高端装备(以厨房电器、健康家电、环境家电、洗衣机、冰箱等为主)、通信设备(以物联网设备、手机、芯片、大数据等为主)四大领域 。
格力电器共有9万多名员工 , 其中 , 研发人员1.4万名 , 技术工人3万多名;建有15个研究院、96个研究所、929个实验室、2个院士工作站 , 同时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机器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各1个 。
格力电器的自主研发之路 , 始于2001年 , 那也是朱江洪升任格力电器董事长的第一年 。 2001年底 , 朱江洪带领公司技术团队到日本 , 打算花5个亿买下三菱的“多联式中央空调技术” 。 但是遭到了对方的回绝 。 “当时我很幼稚 , 以为买不到技术就买散件回来组装 , 然后再慢慢研究 。 ”朱江洪此前告诉媒体 , 但对方连散件也不肯卖 。
碰壁回国后 , 朱江洪带领研发人员 , 在仅有一本说明书的情况下 , 用了不到两年时间 , 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变频一拖多空调机组 , 打破了日本企业对“多联式中央空调”技术的垄断 。
此后 , 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的理念便植根于格力电器的血液中 。
1991年以来 , 格力电器一直致力于空调制造 。 “对前端制造的智能改造 , 是格力电器重新定位的开始 。 ”
[新龙网]造机器人造芯后,又跨界医疗,董明珠在布一盘什么局?
文章图片
01
进军智能装备领域始于2013
2011年 , 格力电器制定了自动化发展战略 , 依据自动化发展需求 , 依次成立了自动化办公室、自动化设备制造部、自动化技术研究院 。
2012年 , 格力电器的自动化生产战略正式实施 。 同年 , 董明珠接棒朱洪江 , 成为格力电器董事长 。
2013年 , 正式组建智能装备研发团队 , 先后设立自动化办公室、自动化技术研究院、自动化设备制造部、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等技术单位 , 锁定机器人和精密模具两大领域 。 格力首款数控五轴机械手GM1400即在当年研发成功 。
自2014年起 , 格力电器开始带动其上下游产业智能改造 , 涉及8个领域、共500家企业 , 优化升级8000多个岗位 。
(早在2004年 , 为加强和完善配套产业链 , 格力电器就收购了格力集团旗下凌达压缩机70%股权、新元电子80%股权、格力电工70%股权、小家电75%股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