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早读课■这个地方依然没改好,微信改版好几次


互联网早读课■这个地方依然没改好,微信改版好几次
文章图片
不过,我今天要说的是另外一个不大不小的更新,就是微信语音 。 这个功能现在看到的应该是第三个版本了 , 但是体验依旧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 我们来回顾一下 , 看看问题出在哪里了 。
第一代
互联网早读课■这个地方依然没改好,微信改版好几次
文章图片
初代的微信语音在交互设计上还是可圈可点的,上滑取消也是一个非常自然的操作 。 只要把录制中的语音“快速的扔出去”就好了 。 由于底部是没有空间的 , 所以只能往上扔 , 而上边的空间很大 , 只要不在原来的区域就可以成功 。
如果看理论依据 , 可以看下图 , 但是我不多解释 , 自己不懂就去补课 。
t=a+blog2(D/S+1)
互联网早读课■这个地方依然没改好,微信改版好几次
文章图片
第二代
但是自从到了第二代 , 加入了语音转文字的功能,情况就变得复杂了 。 以至于微信这么强的团队,在这个功能上改了几次,然而到现在 , 也没有很好的解决这个交互设计的问题 。
互联网早读课■这个地方依然没改好,微信改版好几次
文章图片
互联网早读课■这个地方依然没改好,微信改版好几次
文章图片
多了一个选择 , 就多了一些思考 , 整个流程就不顺了 。
另外 , 取消和转文字这两个功能 , 本身就不具备空间上的左右关系 , 现在左右排布 , 用户心智里是没有这个模型的 , 不像是游戏手柄上的十字键表现模型和心理模型是匹配的 。
互联网早读课■这个地方依然没改好,微信改版好几次
文章图片
而是像汽车的档位一样 , 需要人为的去刻意记忆 。 想想你打游戏的时候是不是上手就会 , 而学车的时候因为挂档被教练骂了多少次 。
互联网早读课■这个地方依然没改好,微信改版好几次
文章图片
还有一个大问题 , 就是操作缺少即时的视觉反馈 。
我大致把第二代体验不好的关键界面分析了一下 , 仅仅是大致范围 , 不是很精确的 , 如下图 , 白色的是手指按压的区域 , 三个半透明(红黄绿)区域是操作感应区 。
看了图大家就明白了体验不好的原因了吧 。
互联网早读课■这个地方依然没改好,微信改版好几次
文章图片
从白色按压区域到红色区域其实是有比较大的距离的 , 目标小而距离大 , 所以要花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到达 。 最关键的是黄色半透明作为操作的感应区 , 视觉上是看不出来的 , 其实如果把这个区域分给“取消”和“转文字”作为感应区 , 并且给予更大面积的视觉反馈(红色和绿色范围扩大) , 这样体验就会大幅提升 。
怎么改进呢?下图是大致的示意 , 请领会精神 , 不接受抬杠 。
整个屏幕就分为4个区域 , 上边的输入状态区、下边的取消、按压、转文字3个区域 , 并且四个区域要在视觉上“接壤” , 不存在含糊不清的地方 。
互联网早读课■这个地方依然没改好,微信改版好几次
文章图片
第三代
就是刚不久前刚更新的这版 。
互联网早读课■这个地方依然没改好,微信改版好几次
文章图片
其实依旧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 仅仅是做了一些细节的优化 , 比如输入状态区域做了动效 , 在各个模式下切换 , 上边的状态也会有变化;还有就是底部加入了一个可视的感应区 , 但是做的比较仓促 。 通过回放录屏可以看出 , 这个区域不是从之前的长方形按钮变形而来的 , 而是比较随意的“飞出来”一个椭圆 , 这样从设计角度来讲 , 对象就多了一个 , 就不简洁不美了 。
互联网早读课■这个地方依然没改好,微信改版好几次
文章图片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 这个功能应该还会继续迭代的 。
回过头来,其实我们可以讨论下微信语音功能的基础交互模式是否合理 , 也就是用长按说话的交互方式是否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