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河里」农村河里的“贪吃鱼”,放臭了价值翻3倍,被列为“江南名鲜”

在农村众多的河湖溪流中生长有各式各样的鱼类,这些野生鱼生活方式也各不相同,有的喜欢湍急的水流,有些喜欢水质清澈的溪流。有些鱼是素食主义者有些则是吃相凶猛,专门捕食小鱼或其他水生动物,像黑鱼不仅贪吃还捕食凶猛是池塘养殖的一个“祸害”。其实,在农村的河里还有一种凶猛的“贪吃鱼”,其肉质肥美,放臭了价值翻3倍,如今被列为“江南名鲜”
【 「农村的河里」农村河里的“贪吃鱼”,放臭了价值翻3倍,被列为“江南名鲜”】
 「农村的河里」农村河里的“贪吃鱼”,放臭了价值翻3倍,被列为“江南名鲜”
文章图片
以前农村的河里有各种野生鱼虾,那时虽说是物资贫乏,但这些东西人们想吃的话还可以随手捉得到,如今河里这些野味却因为环境的变化,数量变得越来越少,有些野生动植物已经处在濒临绝迹的边缘。对于美味,过去人们常用“天上龙肉”来描述其鲜美程度,这里说的龙肉事实上是东北的飞龙鸟,不过现在飞龙鸟属于保护动物,自然不可随意的享用了。不过在农村的河里有一种野生鱼,肉质肥美细嫩,有着“天上龙肉”的美誉。而且这种鱼鲜吃味道鲜美,放臭了吃更加的美味,这种鱼就是“鳜鱼”。
 「农村的河里」农村河里的“贪吃鱼”,放臭了价值翻3倍,被列为“江南名鲜”
文章图片
鳜鱼,又名桂鱼、鳌花鱼、母猪壳鱼,主要分布于淡水河湖中,鳜鱼是底层鱼主要在水下两米左右的石隙或水草丛中活动。众所周知,许多的鱼类多是圆柱流线型这样有利于在水中快速游动或捕食,而鳜鱼的体形却是侧扁呈倾斜的菱形,而且鳜鱼的鱼鳞细密,鱼皮细腻顺滑似绸缎,鱼皮上有不规则的褐色斑状条纹,属于比较漂亮的鱼。鳜鱼前半部的背鳍坚硬并带有几个毒刺,尾鳍成扇叶状如同船桨,鳜鱼身体侧扁背部隆起,体肥肉厚,游动起来霸气十足。
 「农村的河里」农村河里的“贪吃鱼”,放臭了价值翻3倍,被列为“江南名鲜”
文章图片
鳜鱼是肉食性鱼类,口大,上下颌的前边有尖利的犬齿,以捕食小鱼小虾泥鳅等为食。鳜鱼身上有斑驳的花纹,具有很好的隐蔽和自我保护,常隐蔽在阴暗色水草丛或砂砾石块间,静静的等着猎物。鳜鱼吃食与常见的鱼种有很大差别,它不是轻轻咬食或滤食,而是凶猛的捕食猎物。鳜鱼性情凶猛吃相难看,如果养殖的鱼塘里面有几条鳜鱼的话,其它的鱼类就很容易成为鳜鱼的腹中餐,堪称是鱼塘里的一个“祸害”。
 「农村的河里」农村河里的“贪吃鱼”,放臭了价值翻3倍,被列为“江南名鲜”
文章图片
鳜鱼肉质细嫩肥美,被作为河鲜食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对于鳜鱼鲜美的描述,古人有"桃花流水鳜鱼肥",的词句,鳜鱼刺少,肉质丰厚细腻,味道鲜美而且容易消化,同时鳜鱼还有抗衰老的功效,在今天鳜鱼更是被吃货视如珍宝。鳜鱼作为鲜美的食材更是被赋予了其它鱼所没有的礼遇,把鳜鱼的鱼肉斜剞成菱形,挂糊油炸,摆盘时鱼尾鱼头翘起,然后淋上用高汤、番茄酱、香醋等烧成的调味汁,发出“滋滋啦啦”的声响,外焦里嫩的鱼肉色泽橘黄,食之外脆里嫩、酸甜适口雅称“松鼠鳜鱼”。
 「农村的河里」农村河里的“贪吃鱼”,放臭了价值翻3倍,被列为“江南名鲜”
文章图片
如果说“松鼠鳜鱼”是道集形、香、味、声于一体的美味佳肴,那么把鳜鱼腌臭了再吃却是人间的第一美味。臭鳜鱼又称桶鲜鱼、腌鲜鱼,是徽州传统名菜。鳜鱼在腌制发酵过程中,鳜鱼的蛋白质产生氨基酸进而发出一种不好闻种“臭味”。不过,臭鳜鱼是闻着臭吃着香,其肉质鲜嫩、醇滑爽口,保持了鳜鱼的本味,而且臭鳜鱼是鲜鳜鱼价格的3倍之多。
 「农村的河里」农村河里的“贪吃鱼”,放臭了价值翻3倍,被列为“江南名鲜”
文章图片
臭鳜鱼的做法根据季节和气候的变化分干腌和湿腌两种,把鳜鱼内脏取出,保留鱼鳞及鱼体上的粘液,撒上盐及调料然后轻轻揉搓,让鱼肉均匀吸收盐分。抹上盐的鳜鱼一层层码放在木桶里 ,一层鱼背朝里,一层鱼背朝外。然后用木板压在鳜鱼上,上面再用石块压上,腌制2至3天时上下翻动一次,使鱼能充分均匀发酵。一般腌到7天左右时,鳜鱼的表面就散发出似臭非臭的味道了。这样腌出来的鳜鱼鱼肉富有弹性,烧熟后鱼肉成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