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带一]清朝对外国人的一些奇葩规定,现今看来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海禁又称“洋禁”,是孤立主义政策的一种,旨在禁止民间私自出海,明代开始就有所谓的“尺板不得出海”一说。海禁政策的具体实施,随着政策不同而有张有弛,即:“严禁”及“弛禁”之分。一般认为,海禁的主要目的是有消灭反叛势力、打击海盗及走私,保障社会稳定等。然而,海禁政策也限制了外国商人前往本国通商,实际上,真正受到打击更多的则是本国的对外贸易及渔业。海盗和走私商人的活动反而因为海禁而更加猖獗,对本国及其周边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闭关锁国”体现为对海外贸易的各种限制性政策,其中,最严重的即是海禁,其次,为限制通商口岸。【 [只能带一]清朝对外国人的一些奇葩规定,现今看来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文章图片
清朝初期,在东南沿海一带,发生了由郑成功等人领导的抗击清廷的武装活动。清廷为了断绝他们的粮食以及物资专门下了“海禁”命令,命令此处的帆船一律不准进入海口。一时之间,远洋贸易全部停摆。到了康熙二十二年,清朝统一了台湾,开放了海禁,允许中国商民出海贸易。而且,还特意开设了四处通商口岸,分别是: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至此,清政府虽然仅打开了一个小口子用于贸易,而且,仍受诸多禁令影响,但是,通商口岸的经济也在小范围内活跃了起来。只是到后来,这个禁令越来越繁琐,而且,也要求越来越严格了。明代中期,大规模的中国商船尚未出过较远的地方,之后,随着各国航海距离的突飞猛进,造船技术越来越发达,船只可承重也是越来越大。但是,到了清朝时期,清廷却有规定:“如果有人打造了双桅五百石以上的违禁船只,无论对方身份是将军还是平民,都会被送去边疆充军。”而且,对于出海人员的身份,调查得也是非常严格,不仅要出示腰牌、提供身份信息等,还要便于哨兵的稽查。

文章图片
中国地大物博,有许多受外国人欢迎的商品,但是,因为清廷对出海的横加阻拦,很多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里非常常见的物品,都在禁止出口之列。为了杜绝粮食、铁器贸易,清廷竟然规定:“船员每人每天只能带一升粮食;每艘船只能带一口锅作为炊具;每个人只能带一把铁斧子做用具;每艘船必须按照提前备案出航日期... ...”清廷这种不人性化的规定,甚至,剥夺了船员的自卫权和生存权。因为,海上通讯薄弱,物资若不能准备充分,很多海员们只能孤苦地飘零在大海之上,没有任何依靠,生活也没有保障。丝绸作为中国对外出口最多的商品,因外国需求量增加,它的价格也是水涨船高,这则体现了一种市场的供求关系,也促进了中国丝绸生产力的快速提升。但是,封建统治者们看着丝绸价格飙升,便紧张了起来。于是,在乾隆二十四年下令:“禁止出口丝绸。”结果,直接影响了当地经济和国外贸易。

文章图片
五年后,有官吏声称:“因当时禁令,造成了广州、福建等地的贸易成交量骤降,而在内地贩卖的商户,多数也停了船不再开。当时,大家都很喜欢洋货,但是,随着口岸关闭,能买到的洋货价格非常高。”而官吏们在“碰了钉子”后,不得不承认:禁令是丝毫没有益处的,于是,他们不得不放松政策。早期,西方国家的对华贸易是带有侵略性质的。来到中国的那些洋人,也十分跋扈,甚至,是趾高气昂,无恶不作。对于这些侵略分子、违法分子,清廷进行了相应的防护和处罚是很有必要的。但是,清廷却矫正太过,把所有的外国人都视为同类,所以,出台了很多不合理的限制。如此一来,不仅大大的限制了中外的友好交流,而且,也打压了国内经济,对于那些遁形无处的犯罪份子,也没能控制住。清朝初年,中外贸易是多处开花,外国人可以在广东、福建、浙江沿海的口岸进行贸易。到乾隆二十二年时,他则以“民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为理由,将通商口岸限制在广州一地。此时,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丝绸和茶叶,多产自江浙地区,由于,地理位置距离广州很远,物流不发达,所以,莫名增加了很大成本,也容易造成货品的大量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