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逸夫医院官方』浙大邵逸夫医院援汉医疗队出舱,归期在即!,刚刚
3月30日上午7时 , 武汉肺科医院13楼重症监护室里 , 邵逸夫医院第四批援鄂医疗队医护人员像往常一样在病床边忙碌——这是他们在武汉的最后一个班 。
上午10点10分 , 随着最后一名医护人员——护士长沈丽华脱下厚重的防护服 , 走出监护室病区的大门 , 邵逸夫医院第四批援鄂医疗队至此圆满完成了援助武汉的所有任务 。
慎终如始 , 接力生命 , 这是“邵医人”始终的信念 。
再逆行转战新战场
3月15日 , 医疗队在圆满完成武汉协和医院肿瘤中心重症病房救治任务顺利休舱的第二天 , 向指挥部递交了一份由142名队员全员签名按红手印的请战书 。
3月17日凌晨3时 , 医疗队领队虞洪副院长接到国家医疗队指令——转战武汉肺科医院重症监护室!白衣执甲 , 再次逆行 。 当日8时联系武汉肺科医院 , 10时就进入肺科医院实地对接 , 做好进入监护室救治危重患者的准备 。
任务升级!武汉肺科医院重症监护室——从疫情起就收治着武汉最危重患者的病房 , 是一块名副其实的硬骨头 。 医疗队召开紧急会议 , 因时因势 , 积极调整 , 针对ICU的特点 , 发挥监护室医护的精兵作用 , 融合重组多学科团队 , 与其他医疗队积极合作 , 迅速适应了工作 , 全面展现出了邵医医疗队的精准化、个体化、协作化、目标化、全程化的特点 , 竭尽全力降低危重症患者死亡率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精准化
医生全面精细评估 , 护理观察细微变化 , 发现危重患者的根本问题;
个体化
贯彻邵医“一人一方案”的成功经验 , 根据病患特点 , 医疗团队探讨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协作化
各级医疗、护理、呼吸治疗各司其职又积极协作 , 保持良好沟通 , 诊疗配合有序;
目标化
实施目标化管理 , 制定每天甚至每小时治疗目标 , 步步为营 , 稳步提升医疗效果;
全程化
采取整体化连续性诊疗思维 , 做好交接班 , 诊疗线路明晰而有连贯性 。
文章图片
用专业和敬业书写抗疫之旅
邵逸夫医院这支“硬核”又温情的重症医护团队用他们的专业和敬业赢得了肺科医院的高度认可 , 也收获了深厚的友谊 。
邵逸夫医院重症医学科张舸主任医师带领医生团队奋勇当先 , 每日进舱查房 , 将邵医先进的重症医疗理念带到这里 。 医生骨干们制定完备的诊疗计划并严格实施 , 在病房内随时留意病情变化 , 遇到病情突变 , 沉着应对 , 多次化险为夷 。
文章图片
3月19日 , 一位70岁的患者血压降至危险值 , 全身缺血缺氧 , 6省市区12名专家的多学科团队积极讨论 , 制定了多套预案 , 在单纯VV-ECMO无效的情况下 , 医疗队心外科陈怀东医生 , 主刀完成高难度VAV-ECMO的成功置入 , 为了5%的希望 , 拼尽了100%的努力 。
文章图片
护士长沈丽华和周艳在延续邵医护理优势同时结合肺科医院特点 , 快速梳理了护理流程 。 护理团队团结协作、顽强奋斗 , 在果敢中体现信心 , 在细微中透显关爱 , 并实现了与医生团队的高度配合 , 短短十余日转机彰显 , 成效显著 。
文章图片
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均需要气管插管、上呼吸机 , 急需专业的呼吸治疗师 。 邵逸夫医院医疗队呼吸治疗科的6位“特种兵”大显身手 , 从呼吸机参数设置到呼吸力学评估 , 从基础气道管理到纤支镜治疗 , 从呼吸锻炼到成功脱离呼吸机 , 短短十余日 , 不仅患者呼吸衰竭情况明显改善 , 使呼吸治疗成为医疗、护理以外 , 重症团队的“第三力量” 。
- 『北京日报』医院政府机构优先,亚马逊停止向公众出售N95口罩
- 「中国日报网」多家日媒点赞中国抗疫“黑科技”:阿里健康医疗AI落地日本医院
- #北晚新视觉网#中方会调整吗?华春莹回应了,法国将通报非医院死亡新冠肺炎病例
- #观察者#满地都是遗体!,十万装尸袋!实拍纽约医院里
- 「新冠肺炎患」转战四家武汉方舱医院!今天,这支英雄队伍自驾10小时回杭
- 「张召忠」纽约一天确诊8千多人!“舒适”号医院船却只有1000床位
- #健康报#战疫院长访谈录|四川省人民医院副院长王莉:“互联网+”助力智慧战“疫”
- 『华山医院』隔离解除!73名回沪的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结束14天隔离期
- 内幕君:缴获物资够装备一家医院,美国男子囤积口罩加价700%卖给医生被逮捕
- #南阳日报梅溪视频#西施兰药业向南阳市口腔医院捐赠消毒酒精助力战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