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旅游技巧TB:美军军事登山攀岩技术要点:户外登山使用手握点的详解技巧( 五 )


如果壁架在高于头顶的地方 , 那就要先做一个拉握的动作 , 通常就是把双手都吊在壁架上面 , 然后登山者双臂用力把自己往上拉起 , 头部超过手的高度 。 这样 , 拉握动作就变成了推握动作 , 这时 , 他身体继续往上升 , 直到胳膊伸直 , 他可以用肘部来支撑重量 , 让肌肉放松一下 。 在拉握动作转变成推握动作的时候 , 登山者最好把手向内转动一下 , 这样手掌在壁架上会放得更牢固一些 。 胳膊放好以后 , 登山者就可以抬起一只脚 , 把它放在壁架上了 , 这时 , 他可能要移开一只手来为脚腾地方 。 利用壁架技巧相当费力气 。 但是 , 所有的登山者都应该能够用一只胳膊来支撑自己的体重 , 只要他胳膊伸直 , 且紧贴岩石 , 支撑一会儿是没有问题的 。 等他的脚放上壁架以后 , 登山者就可以抓住之前够不着的支撑点 , 体重就可以从胳膊上移走了 。 一旦在脚上重新获得平衡 , 他就可以站在壁架上计划自己下一步的行动了 。
单纯利用壁架技巧时 , 需要使用胳膊上的力气来抬起整个身体 , 但是 , 登山者通常可以把脚掌贴在岩石上面 , 让脚在岩石上“行走” , 这样可以减轻胳膊承受的重量 , 所以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 , 有时可以在岩石的边缘借力走上几步 。
下贴技巧 。 下贴技巧是手握点和立足点向相反方向用力的一个典型的例子 , 这种技巧通常用于石头向外凸起、状似悬空的地方 , 此外 , 这种技巧还可用于桶状岩石的顶端 。 这时 , 登山者的手要手心朝上放于凸起物的下面 , 从而产生一种向上的拉力 , 同时这种向上的拉力会产生一种反作用力 , 或者让身体紧张 , 这就会让立足点产生更大的摩擦力 。 登山者的胳膊和腿部应尽量伸直 , 以免过于劳累 。 在使用这种技巧时 , 登山者可以稍微往后仰 , 这样他就可以更好地观察上面悬空的岩石 , 以寻找下一个落脚点了 。
仰靠技巧 。 仰靠技巧是手和脚向相反方向用力的另一个例子 。 这种技巧通常适用于把两个相邻岩石表面呈直角隔开的垂直岩缝或倾斜岩缝(这种形状一般被称为二面体) 。 距离身体最近的岩缝壁可用于支撑手部 , 而脚就可以用力蹬在另一个岩缝壁上 。 登山者腰部弯曲 , 身体呈“L”形 , 利用两手的拉握动作往后仰躺 , 这时他身体紧张 , 会在手脚和岩石接触的部分产生摩擦力 。 脚蹬的位置要高 , 这样 , 鞋底和岩石表面的摩擦力才会最大 , 可以更好地支撑身体重量 , 这时你可以尽量增加鞋底和岩石的接触面或者使用贴握技巧 , 只要能增加身体和岩石摩擦力的动作都可以 。
登山者爬上二面体时 , 要让手和脚轮流着往上移动 。 使用仰靠技巧会非常劳累 , 尤其当这种二面体几近垂直的时候更是如此 。 如果这个过程还没结束 , 手部和胳膊已经筋疲力尽 , 那登山者很可能会摔下来 。 在整个动作进行的过程中 , 胳膊一定要尽量伸直 , 这样登山者的体重就会被分散在各个骨骼和韧带上 , 而不是只用肌肉来承担重量了 , 同时 , 腿部也要尽量保持挺直 。
做仰靠动作时 , 要保护好自己会非常辛苦 , 尽量利用岩缝边缘或者岩石表面的洼陷处立足 , 以此来保护好自己 , 或者稍作休息 。 通常 , 登山者可以仔细观察岩石表面的特征 , 尽量避免这样的仰靠动作 。 仰靠动作可以和挤塞动作交替使用 , 来通过一段艰难的路程或者一段根本不可能使用挤塞动作的岩石 。 仰靠技巧有时也可被用作一种表面移动策略 。
堵塞技巧 。 登山者双脚相对 , 且距离很远 , 这种动作就叫作堵塞 。 堵塞技巧通常适用于没有牢固手握点可以做仰靠动作的二面体上 , 不过有时也可以适用于岩石表面 。
堵塞动作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被称作烟囱的两个宽阔、平行的岩缝里 , 与两个作用力相反的推握动作同时使用 。 烟囱就是指墙壁至少有1英尺宽的岩缝 , 其大小刚好能容一个人的身体挤进去 。 手和脚用力推向两边的墙壁时 , 能产生很大的摩擦力 , 登山者在墙壁上交替移动手脚 , 慢慢地爬上烟囱 。 在稍宽的烟囱里 , 登山者还需要用背部和其他地方和墙壁接触 , 以增加摩擦力 , 通常 , 把整个脚底和墙壁接触能产生最大的摩擦力 , 尽管在某些情况下 , 贴握技巧还是最适用的 。 如果烟囱不够大 , 不能使用堵塞动作 , 那就可以利用胳膊、腿 , 或者身体其他部分来和岩石接触 , 这种技巧会更加安全 , 因为这时身体和岩石的接触面会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