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网】晨曦里的一束微光——牛童童与他的水滴公益的故事

“上善若水”——“水滴公益”也许是喻此义而命名的 。 水滴公益愿景:爱心改变世界;水滴公益精神:点滴之水 , 汇而成河 , 润泽四方;水滴义工理念:把做公益作为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 , 以一颗平常心去做公益 。 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 , 只有脚踏实地的耕耘 。 牛童童 , 是一个有着女人名字的男子汉 , 心窝里有一泉无声的爱 。 他把点滴的爱淌成了河 , 流进了弱者的心田 , 从此 , 绝望的少年不再彷徨 , 孤苦的老人不再孤单 , 弱者升腾起了新的希望 。
——题记
志愿服务 , 如同小小的水滴 , 看似微小 , 点滴汇聚却能泛起层层涟漪;恰如一束微光 , 看似微弱 , 微光成炬却能迸发出耀眼的光芒 。
牛童童 , 广饶水滴公益事业发展中心负责人 。 201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志愿服务后 , 便一发不可收拾地走上温暖他人的道路 。 七年的光阴 ,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 再到一个有组织、规范化的公益团队 , 牛童童把志愿服务当成了他的事业 。
【东营网】晨曦里的一束微光——牛童童与他的水滴公益的故事
文章图片
牛童童(右一)
一束微光送去一缕希望
三月的一天 , 牛童童又来到广饶县李鹊镇前大张村 。 此刻 , 王振文 , 也是他的志愿服务帮扶对象 , 正期待他的到来 。 见到牛童童 , 立刻迎上来热情地打招呼 , 显得格外高兴 。
当天同牛童童一起来的还有一名志愿者 , 叫董少军 。 看着他们说说笑笑 , 董少军回忆起七年前的那天:“一进门看到一个大男孩躺在地上的草席上 , 面无表情 , 意志消沉 , 我们试着和他聊天 , 得到的永远是沉默 。 ”据王振文父母讲 , 2004年他因车祸导致高位截瘫 , 已经十年没有下过床了 。
17岁 , 正是如花似锦的年纪啊!牛童童很受触动:“一定要帮帮这个孩子 , 让他重新‘站起来’!”
【东营网】晨曦里的一束微光——牛童童与他的水滴公益的故事
文章图片
牛童童(右一)和志愿者们经常到王振文(左一)家中陪他聊天 , 看他打球 , 鼓励他树立生活的信心 。 2019年8月 , 王振文在全国第十届残运会上夺得乒乓球项目金牌 。
隔三差五 , 牛童童和几位志愿者就来看他 , 给他按摩 , 陪他聊天 , 不厌其烦地开导 , 有时甚至跳起广场舞来活跃气氛 。
一次 , 两次 , 三次……终于有一天 , 王振文突然扭过头来 , 开口对大家说出了第一句话 。 “我们都很激动 , 他妈妈偷偷抹起眼泪来 。 ”慢慢地 , 久违的笑容出现在王振文的脸上 。 “孩子心结打开了 , 我们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 日子也有盼头了 。 ”王振文的母亲说 。
看到王振文的变化 , 牛童童想得更远 , 一定要让他重拾自信 , 找到人生价值 。 而在王文的心灵深处 , 也有一件永远也忘不了的事情 。
2017年3月18日 , 牛童童和志愿者带他来到了大王镇后屯敬老院 。 第一次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王文有些拘谨 , 但志愿者们的热情与敬老院爷爷奶奶们的开导和鼓励让他慢慢放松下来 。 从那一天开始 , 他感受到了被需要的快乐 , 意识到原来自己也可以尽一份力:“从被照顾到能照顾别人 , 我顿时有了信心 。 ”
就在这一年 , 王文在牛童童的鼓励开导和志愿者们无数次的接送下 , 拿起了乒乓球拍 。 2019年 , 在千万次举拍、发球的反复练习后 , 王文在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夺得了金牌 。
一滴水激起的涟漪 , 看似微小却能迸发出战胜苦难的勇气 。 午后的微风拂过 , 王文的脸上更多的是希望 , 清泉流进心田 , 干枯的土壤松动了 , 甘甜驻了进来 。
一炬之火照亮一片星空
【东营网】晨曦里的一束微光——牛童童与他的水滴公益的故事
文章图片
牛童童(右一)
在牛童童的志愿生涯里 , 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事 , 每件事说起来他都如数家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