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能力▲打造小小外交官第一步:发现自我( 二 )


4岁+:学会放手
这个阶段我们可以明确地向孩子提出对于社交礼仪的期望,比如像一开始说的“讲礼貌”。父母也要慢慢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和解决朋友间的争端。放手不意味着不管,而是多提供聆听者的角色,不急于给孩子提供解决方案,更加不要替孩子解决。听完以后可以多把球抛回给孩子,“这个问题还真的很麻烦,你是怎么想的?”不仅鼓励了孩子的沟通交流能力,也在提供机会让孩子自己运用社交能力解决问题。
如果孩子比较害羞又该怎么办呢?
首先,要明白TA不是内向,而只是慢热。
性格没有好坏,但很多人一谈到“内向”,还是潜意识把它当成一个“负面”的标签,总觉得内向容易吃亏;也会让父母觉得,孩子的性格定型了。
而“慢热”是脾性里的某个特征,是有方法可以帮助孩子提前“热身”的。思路转变影响了我看待小D很多慢热行为的角度。以前我第一反应是“她内向,很害羞”,其实是在给她贴标签;但现在我会告诉自己,“嗯,她比较慢热,看看我有什么方式带着她热身一下”。我们要做的不是改变孩子的性格,而是教会孩子一些方法,让她可以疏导紧张焦虑的局促情绪。
其次,要帮慢热孩子做好热身,这是成功社交的中心思想。
“无条件接纳”是让慢热孩子尽快热身的最重要的基础。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在帮助孩子,而是打着帮助的旗帜,其实是为了自己的“面子”。比如“你看TA在唱歌,你也唱啊”。这不是帮助,而是伤害。因此,要时刻记住,“无条件接纳”,我爱我的孩子,爱她本来的样子,这份坚定的爱不会因为他人的评价、参照物的改变而改变。
第三,双管齐下之一,提前给予通知。
慢热型的孩子需要有全局观,要了解清楚新的事物和环境后,才行动。基于这个特点,提前给予通知,提前告诉他们接下来要发生什么,有什么变化,会遇到谁,可以让他们有一种掌控感,就会减少焦虑,更加容易融入。比如小D去幼儿园,我给幼儿园的各个场景拍照,做成一本书。每天拿出来和她回顾在幼儿园做了什么,帮她熟悉新环境。
第四,创造机会让孩子体会与人相处是舒服的。
对于慢热的孩子需要让他们多多体验“和其他人在一起也挺舒服”的感受。因此,有意识地多在自己家里邀请朋友、小孩子一起玩。
新环境加上陌生的人,这两个因素都是新的,慢热的孩子接受程度就会更加困难。因此,帮助他们降低“难度”,先从自己舒服的环境里去接触他们不是那么熟悉的人,会有助于他们热身。这整个过程一定是尽量保证整个经历都是正向的,孩子是舒服的。
在此之前,要做的和上面的方法相同,提前告知孩子,和她说,下午谁要来,她是谁,来干嘛。
在这过程中,父母首先要起表率作用,让孩子感受到这是开心轻松的事情。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如果孩子还是不愿意融入,仍然不能强迫。最后,我们千万不要轻易受挫,一两次后觉得没效果就放弃了。
如果孩子开始有点放松了,抓住机会让她体验成功。比如,小D玩“厨房”的过家家游戏特别在行,我就会引导小朋友们都玩这个,这时小D就有机会带着其他小朋友做一些事,这就会增强她的自信。
结束之后,要和孩子回顾发生了什么,加深孩子记忆,同时也把我们的“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强化孩子正面的体验。举个例子:
“今天Jennifer来我们家玩了,小D不认识她,不想和她玩。小D就在旁边一直看着她搭积木,心里在想,这个人是谁啊?慢慢地,小D发现其实Jennifer很友好,她的父母也是爸爸妈妈的好朋友呢。这次没一起玩,我们下次可以再找机会玩。”
试着帮助小D说出她的内心感受,不添加我们的个人情绪,比如“小D不喜欢和她玩”这类话,只说事实。最后可以给予一个开放式的提议,告诉孩子不要有压力,我们下次再试试。
总之,孩子的性格没有好坏,也不需要改变。但因为性格引起的负面情绪,我们需要管理和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