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江阴@徐霞客从故乡江阴出发了...,413年前
【最江阴@徐霞客从故乡江阴出发了...,413年前】三月春意盎然 , 413年前的3月29日 , 徐霞客从故乡江阴出发 , 首次出游太湖等地意义非凡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徐霞客(1587-1641)
名弘祖 , 字振之 , 号霞客 , 南直隶江阴(今江苏省江阴市)人 。 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 , 40年考察撰成的260多万字(遗失达200多万字 , 只剩下60多万字) , 被称为“千古奇人” 。
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 , 足迹遍及今21个省、市、自治区 , “达人所之未达 , 探人所之未知” , 所到之处 , 探幽寻秘 , 并记有游记 , 记录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人文、地理、动植物等状况 。
1607年农历三月初三(3.29) , 他从家乡的胜水桥头第一次出游 , 畅游无锡惠山 , 泛舟太湖 。 之后的34年间 , 他走遍了当时中国除四川之外的两京十二省 , 按照现在的行政区划 , 至少涉及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北、天津、北京、江西、福建、广东、河南、陕西、湖北、山西、上海、湖南、广西、贵州、云南19个省、市、自治区 。 在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44个重点风景名胜区中 , 有25处留有他的足迹 。 他先后登过140多座山 , 考察过376个岩洞 , 可谓“亘古以来 , 一人而已” 。
文章图片
徐霞客旅行线路图 , 看到这里你是否有疑问 。
那么徐霞客到底为何出游呢?
据陈函辉《徐霞客墓志铭》所载,崇祯五年(1632),徐霞客第三次游浙江天台、雁宕时,曾与族兄徐仲昭在小寒山陈函辉家中烧灯夜话,亲口对陈函辉讲:“自万历丁未,始泛舟太湖,登眺东、西洞庭两山,访灵威丈人遗迹 。 ”一个“始”字,就表明“万历丁未”“泛舟太湖”“访灵威丈人遗迹”是徐霞客一生走出书斋实地考察祖国山川地理的开端 。
据当时留下的有关徐霞客的传、志、墓铭记载可知,他自小喜欢地理,在书斋读了很多书籍,但对书中的记载,有很多不满 。 他的连襟吴国华为其生前所作的(壤志铭》中说“山川面目,多为图经志籍所蒙,故穷九洲内外,探奇测幽” 。 钱谦益所作的《徐霞客传》也说,霞客认为“昔人志星官舆地,多承袭傅会……欲为昆仑海外之游,穷流沙而后返” 。 康熙时参与编写《鸡足山志·徐霞客传略》的友人钱邦芑说他“欲尽绘天下名山胜水为通志” 。 由此可见 , 徐霞客自小就有着欲纠山经地志记载错误的志向 。 如何去纠正前人记载的错误呢?只有通过实地考察求得实情去纠正 。 所以说,徐霞客首游太湖应该视作徐霞客生第一次欲纠山经地志记载错误的考察行动,而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赏景观光旅游 。
首次出游又为何选择太湖呢?
为了寻《素书》证《禹贡》记载之误 。
前面提到徐霞客自小就对书中所记抱有疑问 。 在经书《禹贡》中有“岷山导江”和“导河自积石”的记载,大意是说夏禹治水,疏导长江从四川岷山开始,疏导黄河则从青海积石山开始 。 这样的记载说明长江的源头要比黄河的源头短几千里 。 徐霞客是生活在当时号称“江尾海头”的江阴 。 他目睹自西而降的滔滔江水,对“岷山导江”之说产生了疑问,对“江源短而河源长”的结论有了怀疑 。 因为根据“源长水大”的原理,黄河的水量应超过长江,但事实并非如此 。 因此,在徐霞客看来,“岷山导江”的记载可能是错误的 。 可是,在书斋中找来找去,所有山经地志几乎千篇一律地写着“岷山导江”,不敢越雷池半步 。 徐霞客想到了春秋时期有位灵威丈人,曾奉吴王阖闾之命进入林屋洞,在隔凡天的石几上,找到夏禹治水的《素书》三卷 。 于是他想去林屋洞探寻《素书》的下落,以便采取以经证经的办法,查证《禹贡》记载的是与非 。 所以徐霞客首游选择太湖林屋洞完全是冲着《素书》去的,目的是为了求证长江的源头是否在四川岷山,《禹贡》“岷山导江”之说是否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