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风云」关羽发动襄樊战役是否正确( 二 )


(3)关羽发动此战役是否选择了恰当的时机?
就蜀汉和关羽所能掌握的情况 , 应该说是的 。 因为:1.汉中战役以蜀汉胜利结束 , 曹魏损失不小 , 士气也受打击 , 而关羽不必担心发动襄樊战役万一失败可能对汉中方面的不利影响;2.刘封、孟达已取上庸等地 , 威胁襄樊侧翼 , 曹仁部已成孤立突出的状态(即所谓“县军”);3.曹魏自曹操称王后灾荒、叛乱不断 , 国内形势不稳;4.七月是汉江的丰水季节 , 有利于关羽水军行动;5.襄樊和荆州北部地区曹魏的兵力已降到关羽所历经的最低点;6.其时东吴又在淮南对曹魏发动进攻 , 会牵制曹魏的兵力--当然 , 关羽不知道这只是孙权的佯动 , 甚至可能是曹操和孙权的合谋 。
这里要重点解释两个问题:一、水军对关羽的重要性:不仅方便运输兵力物资 , 还可以有效地分割襄阳和樊城以便各个击破 , 并且万一陆上作战不利 , 主力也可以由水路安全撤退 , 不致遭到太大的损失 。 关羽没有在宛城叛乱时乘机攻魏 , 冬季汉江水位低不利水军行动应是原因之一 。 二、襄樊和荆州北部地区曹魏兵力之薄弱 , 由刘封、孟达轻取上庸等地可以看出 , 而曹军也没有增援或反扑 , 后来曹仁守樊城的兵力仅为“数千” 。
孟达原为宜都太守 , 宜都在江陵以西 , 三峡航道东面出口处 。 因此孟达原应为关羽所节制 , 孟达的北上很有可能是关羽指使的(或向刘备建议的)试探性进攻 , 而刘封的增援一定程度上也表明刘备同意并以行动支持关羽的作战计划 。
(4)关羽发动此战役是否战略上的错误?
蜀汉的实力不足以支持一年内连续打两场大型战役(汉中和襄樊) , 而曹魏在汉中之战中实力并未受到太大损失 , 双方的强弱形势没有根本扭转 。 因此关羽的行动是鲁莽和冒险的 , 是战略上的错误 , 而这个错误就注定了他必然失败云云 。
这样的观点值得商榷 。 总的形势敌强我弱并不代表我就不能主动进攻 , 刘备攻汉中也是弱我攻强敌 。 如果不是弱势一方通过不断的战斗积小胜为大胜 , 如何能有那么多以弱胜强的案例呢?就荆州的形势来说 , 之前的局面是三方对持或僵持 , 而长期僵持对蜀汉最不利 , 对曹魏最有利 , 因为曹魏的土地、人口和战争潜力比其他两方大得多 , 最容易通过战略防守积蓄实力 。 曹魏的主力在淮南 , 对荆州的孙、刘均坚持防御姿态 。 关羽如要等到曹军主动进攻 , 乘机击破之再取襄樊 , 恐怕只是一厢情愿 。
前面已经分析了关羽发动战役的若干有利条件 。 既然存在那么多有利条件 , 关羽至少已经抓住了他所能看到的最有利的时机 。 战略上 , 关羽的决策不能简单地说一定错或一定对 , 只能说他在各种可能的策略中选择了收益较大而风险也较大的一种 。 其中既有蜀汉在荆州的形势需要 , 也可能有关羽的性格和抱负使然 。 收益风险均大的策略关键在于执行 , 执行得好胜率就高 , 所谓“必然失败”是轻率的论断 。 相对来说 , 保守的策略 , 低收益低风险的策略对执行力的要求也低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