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二 )


第三种说法叫做“空心/翻转说” 。据说,希特勒以及他的一些高级顾问就相信这一理论 。希特勒甚至据此派出一支特遣舰队到波罗的海地区,用超距照相机,对着天空仰拍英国舰队的照片 。
几百年来,在“空心地球”这个舞台上,各种角色不断涌现,形形色色的悲喜剧色彩纷呈 。19世纪,美国纽约一个叫赛路德·太德的人,大肆宣传“空心地球说” 。此人原是一个炼丹术士,就是他首先提出“空心地球中心的太阳半边发亮半边暗” 。他在佛罗里达买了一块300英亩的地,从此改名为克勒士,成立了名为“克勒士流”的宗教团体,自封为教主 。
一本由威利斯·爱默生撰写的挪威水手奥拉夫·简森的传记小说,记载了他在地心世界的经历 。他们的船从北极的一个通道进入地下,到了一个叫做阿哥哈塔的地方,并在那里住了两年 。
“空心地球理论”的创立者没有想到,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理论越发受到科学界的冷落,却极大地激发了探险家和作家的热情 。
探险家们奔向南极、北极以及其他可能的地方,寻找地下通道 。虽然他们的主要目的都落空了,但收获并不小 。1838年,美国派出的一支探险队首次向世界宣布,他们发现了地球上的第七大洲——南极洲 。
作家们也身手非凡 。几百年来,以“空心地球”、“地心人类”为背景的各类作品层出不穷、绵绵不断,近几十年更是频频出现于影视界,成为最热门的题材之一 。这类作品不仅是科幻作品的先驱,也是很多门类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参照系 。
在这些作品里,“地心人类”具有几个共性:
1、他们是与地球人相似的高等灵长类;
2、他们的历史比地球人的历史更长,拥有更高级的文化和技术;
3、他们原来生活在地球表面,为躲避战争和自然灾害而避入地心 。
如果说以上具有人文、社会意义的描写目前看来是虚幻而无法证实的,其反映自然、环境的描写,镜子 。
科研人员在罗马尼亚发现了一个550万年前开掘的洞穴,洞内的生态系统里,生活着远古昆虫;一英里的地地下,有以石头为生的细菌;深海火山附近,种类众多的鱼虾活跃在300多度的环境里;更深的海底里,还有大量完全不需要阳光和氧气的极端微生物 。这类景象在有关“空心地球”的作品里有更系统、更全面的描写 。
“空心地球理论信仰者”们尚未找到“空心地球”的直接证据,却先于科学家们表达了部分真理 。他们关心的、也是世界应该关心的问题是:地球内部究竟是个什么样?
如果把地球比作一个鸡蛋,人类向地心探索的进程还不及蛋壳的十分之一 。在人们向往太空、外太空的时代,地心不也是个大诱惑吗?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