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追忆-波斯街头( 二 )


聚礼清真寺的每一个厅都有不同的感受
其双层带肋圆顶是建筑上的一个创新,为整个地区的建筑设计带来灵感 。在这一遗址中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极具风格的装饰细节,它们是一千多年伊斯兰艺术风格发展的代表 。
伊斯法罕聚礼清真寺,由四座不同时代的宗教建筑,组成了伊朗最大、最富历史内涵的清真寺复合体 。从东面入口进入庭院,西面建筑的伊万门有着萨法维风格的装饰,上面可以看到完美符合几何造型的马赛克图案;南面建筑的伊万门则有蒙古特色的马赛克花纹以及棱角分明的装饰线条;北面的伊万门则是典型的塞尔柱克风格,后面祈祷大厅内的石柱、穹顶和蜂窝状藻井均由泥砖建成,非常朴素 。值得一提的是,在西面伊万门旁的蒙古统治者完者都的房间,能看到极其精美的古兰经书法浮雕 。
精美的建筑在光与影的映衬下,真是美轮美奂
伊斯法罕是一座近两千年的古城,但由于历代入侵者破坏太甚,萨法维朝以前的遗迹,完整保留至今的却寥若晨星,所以这座聚礼清真寺显得尤其珍贵 。
聚礼清真寺的每一个角落都让人流连忘返
中午礼拜的时间到了
聚礼清真寺集中体现了800多年来伊斯兰宗教建筑的演变,同时具备塞尔柱克、蒙古和萨法维时代的特点,这种特性在世界其他地方都看不到,更是其后整个中亚地区清真寺设计的原型 。
目前,清真寺处于整体维护中
聚礼清真寺位于一处巴扎的出入口,从大门外看显得沉稳低调,一点也想象不出,里面尽是如此的宏伟,并包含着许多历史的尘埃 。
相比而言,伊玛目清真寺就显得高调许多,不仅外观富丽堂皇,而且还坐落于伊斯法罕市中心,曾经是世界上第二大广场的伊玛目广场旁 。
富丽堂皇的伊玛目清真寺
伊玛目清真寺始建于1612年萨法维一世时期,1638年完成,又称“马斯吉迪·乔密亦·阿保西”或“国王清真寺” 。清真寺里外均由精美的瓷砖镶嵌而成,其外形为壁竞式的正门面向正北,镀银的正门高达30米,门上写有许多诗文,由当时著名书法家用漂亮的波斯文纳斯塔利格体书写 。
人人都无法抵抗如此美景
伊玛目清真寺于两个门侧面的宣礼塔高达42米,而圣殿边上的宣礼塔则更高达48米 。在正门内类似壁龛处的两个镶板上有精美的图案 。其前厅辉煌,呈八角形,它有四个“伊旺”(建筑物正面中段檐口升高,正中设一个通高的大凹龛,上面是半个拱顶,凹龛底上深处是门洞,这个龛就叫伊旺 。11世纪后,中亚和伊朗等纪念性建筑逐渐强调一个正面,形成这样一个重要特征——伊旺) 。
做礼拜的妇女
礼拜大厅里的经书可以随意翻阅
西边那个“伊旺”有一个宽阔的前廊,廊顶建有—座宣礼塔 。南边那个“伊旺”是最大的一个,通向一座巨大的祈祷大厅,该厅有两个圆顶,内高38米,外部总高52米 。用大块碧玉石或大理石制成的洗礼盆位于正门附近,东部和西部有两座经学堂 。
伊玛目清真寺是世上最精美的建筑物,是伊朗在建筑、木雕刻釉砖工程上的一个壮丽雄伟的典型,由于建筑的庄严和华丽被列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物之一,墙壁上还有反映当时文化艺术最高水准的壁画和装潢 。建筑宏伟,设计精美的伊玛目清真寺占地面积约17000平方米,是伊斯法罕最大的双层拱顶清真寺,若站在正对着拱顶的回音石上拍手,即可听到多次洪亮的回音,离拱顶中心越远,回音越弱 。在大拱顶的两侧,有两个尖塔,高43米,寺内还有一个三角形的日晷,是当时人们用来测算时间的 。如果登顶伊玛目广场西面的阿里卡普王宫,还可以从侧面欣赏它的美 。
闹市中的世外桃源:三十三孔桥
在中东,水很珍贵,看这户人家是不是有钱,不是看房子有多大,而是看有没有树,有多少棵树,因为种树就必须有水,所以水是波斯财富和权贵的象征 。伊斯法罕是全伊朗最美丽的城市,因为在伊斯法罕有一条生命之河——扎因代河,为了便于两岸百姓的往来,几百年来,扎因代河上架了很多桥梁,其中,哈鸠大桥和三十三孔桥是最著名的二座 。
三十三孔桥是闹市中的一处世外桃源
这里也是聚会之所
三十三孔桥位于伊斯法罕城中心,始建于1602年,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了,桥本身是双层结构,因下层有33个桥拱,故称为三十三孔桥 。
桥的上层结构也颇具艺术性,中间桥面的侧面为两排3米高的墙面所掩夹,墙面上每隔2、3米就有一扇弧形门,外侧还有约1米的空间,既可作为行人步行之用,也可作为观赏驻足之台,该桥以其古朴悠然享誉世界,不过该桥除了杰出的艺术性外,也并非只是一座桥梁,同时还起到水坝的作用,所以是一座多功能水上建筑,这样的建筑在数百年前的世界是不多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