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星体的发现过程是怎么样的( 二 )
类星体的发现过程
20世纪50年代,天文学家用射电望远镜进行观测时,发现宇宙中存在着大量的射电源,即发出很强的无线电波的天体 。但是,用光学望远镜观测时,有不少射电源却找不到相对应的光学可见天体 。1960年,美国天文学家马修斯和桑德奇利用口径5米的巨型望远镜,发现一个称为“3C48”的射电源对应一颗16等的暗星,其紫外辐射很强,光谱中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发射线 。两年后,在澳大利亚有人发现另一射电源“3C273”也对应一颗暗星 。1963年,旅美荷兰天文学家施密特拍摄了这颗恒星状天体的光谱,发现其中有4条谱线相互之间的关系很像是氢元素光谱中的4条谱线 。这一发现启发了马修斯等人,他们重新研究了“3C48”的光谱,证实那些“莫名其妙”的谱线原来也都是由熟悉的元素产生的,只是这一天体具有0.367的红移量 。人们经过分析研究,判定它们不是银河系内的恒星,而是河外天体 。
对于这种类似恒星而并非恒星的天体,人们称它们为“类星射电源” 。以后,通过光学观测又发现了一些在照相底片上具有类似恒星的点状像,在它们的光谱中,发射线也有很大红移,但不发出射电波,称为“蓝星体” 。蓝星体与类星射电源统称为“类星体” 。
类星体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宇宙间物质的多样性,为研究银河系外天体的形成和演化规律提供了新的观测对象 。根据它们在照相底片上呈现出类似恒星的点光源像,天文学家推算其星体大小不到1光年,或只及银河系大小的万分之一,甚至更小 。
类星体的显著特点是具有很大的红移,即它以飞快的速度在远离我们而去 。类星体距离我们很遥远,在几十亿光年以外,甚至更远,但看上去光学亮度却不弱,可见光区的辐射功率是普通星系的成百上千倍,而射电辐射功率竟比普通星系大上100万倍 。
2.
- 【推荐阅读】婚礼请柬范文短信,这样真的很特别
- 马尔马拉海的地理环境怎么样
- 【情感】婚礼婆婆服装,非常显年轻的
-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什么高原
- 彗星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 【情感】非常不要脸的星座,擅长死缠烂打
- 世界上最大的海位于哪里
- 世界上最长的裂谷带是哪里
- 感情世界|讨厌死缠烂打的星座,越死缠烂打越追不到手的星座
- 你知道世界上最短的河流是哪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