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科普知识:数学的发展史( 二 )


西蒙·史蒂文(约1548-1620年)是一位佛兰德物理学家、工程师和数学家 。1585年 , 他首次提出了十进制记数法 , 但内容上并不完整 。直至30年后约翰·内皮尔引入小数点这一符号 , 才使小数得到充分应用 。
内皮尔极渴望能加快计算速率 , 1617年他带来了个人的第三个创新——“内皮尔骨” 。它们是些笔直的棍子 , 每支都相应刻有乘法表 。使用者按一定规则将它们排列组合后 , 任何繁冗的乘法计算即成为简单的加法 。改进后的工具可旋转 , 其内部安放了12个圆柱体“骨头” 。

小学生科普知识:数学的发展史

文章插图
约翰·内皮尔苦心研究20年 , 终于在1614年发表了他的对数表 。
大约在1622年 , 英国数学家威廉·奥特瑞德(1574 ~ 1660年)发明了“计算尺” 。在20世纪后叶电子计算器被发明以前 , 数学家和工程师们一直使用计算尺来计算对数 。奥特瑞德在两把尺身上标记了对数刻度 , 凭借另一把尺在计算时的机械移动来获取结果 。在一本1631年出版的书中 , 奥特瑞德还引入“x”符号来标记乘法 , 用“:”标记比例 。
数学发展史:
  • 1142年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被翻译成拉丁文
  • 1145年阿尔科瓦利兹米(约公元780~850年)的《利用还原与对消运算的简明算书》被翻译成拉丁文
  • 1202年斐波纳契在《算经》一书中解释了阿拉伯数字的使用规则
  • 1494年出现复式簿记
  • 1543年英文版《艺术的基石》出版 , 这是第一本关于数学的普及读物
  • 1585年出现小数
  • 1591年使用字母来表示代数等式中的量1594年发明自然对数
  • 1614年自然对数表被发表
  • 1617年内皮尔发明“内皮尔骨”
  • 1619年小数点被发明1622年计算尺被发明
  • 1624年常用对数表被发明
算盘的发明:
“算盘”也称“计数盘” , 一般认为起源于约16世纪的中国 , 是一直沿用至今的最古老的算盘形式 。它不但能用来加、减、乘、除 , 还可以进行更为复杂的数学演算 , 例如计算分数和开平方根 。它是由9根棍子固定在一个方形的木框中构成的 , 一根横木条将木框分为不相等的两部分 。每根棍子上都有5颗珠子在下半框 , 2颗在上半框 。任意取一根串珠棍作为个位 , 它的左边的棍子就依次是十位、百位、干位等等 , 在它右边的棍子依次就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等等 。0-4的数字用下半框的珠子表示 , 其余的5个数字就需要上半框的珠子来表示了(注:上半框的一个珠子代表5) , 例如数字8就用上半格1个珠子和下半格3个珠子来表示 。